在个市县区地名中出现了两次的有二兴、二崇、二乡、二青、二万、二永,分别是德兴与兴国、崇义与崇仁、萍乡与东乡、青云谱与青原、万年与万载、永修与永新。出现了三次的则包括三川、三新、三宜、三城、三水、三江、三阳,分别是临川、遂川、黎川,新干、新建、奉新,宜春、宜黄、分宜,丰城、石城、南城,吉水、修水、渝水,九江、峡江、昌江,弋阳、鄱阳、浔阳。
出现最多的还有五州、五昌、五湖。分别是赣州、袁州、抚州、信州、吉州,南昌、会昌、都昌、广昌、瑞昌,湖口、月湖、东湖、西湖、青山湖。
出现六次的则是六丰(峰):宜丰、永丰、信丰、广丰、南丰、横峰。
出现最多的则是十安:万安、乐安、吉安、高安、靖安、德安、安源、安义、安远、安福。
个市县区地名中哪些字最多?网络消息说,江西个市县区地名中有很多相同的字。安、南、山、昌、丰、湖这6个字频率最高,其中“安”字在10个市县区出现,“南”字出现了7次,山、昌、丰为6次,“湖”字为5次。“安”最多说明江西人对平安的追求,“南”是说方位,“山”是因为多山,另外偏旁以三点水最多比如湖、溪、江等。
“实际上,江西地名由来值得大家深究,尤其是市县区得名,是大家讨论比较多的。”江西省地名档案馆馆长游小晶对记者说。对江西个市县区地名的归类,可以很清楚地解释地名中的高频率字眼。
例如,在个市县区地名中出现了两次的有二兴、二崇、二乡、二青、二万、二永,分别是德兴与兴国、崇义与崇仁、萍乡与东乡、青云谱与青原、万年与万载、永修与永新。出现了三次的则包括三川、三新、三宜、三城、三水、三江、三阳,分别是临川、遂川、黎川,新干、新建、奉新,宜春、宜黄、分宜,丰城、石城、南城,吉水、修水、渝水,九江、峡江、昌江,弋阳、鄱阳、浔阳。
出现最多的还有五州、五昌、五湖。分别是赣州、袁州、抚州、信州、吉州,南昌、会昌、都昌、广昌、瑞昌,湖口、月湖、东湖、西湖、青山湖。
出现六次的则是六丰(峰):宜丰、永丰、信丰、广丰、南丰、横峰。
出现最多的则是十安:万安、乐安、吉安、高安、靖安、德安、安源、安义、安远、安福。
此外,江西的东乡县和甘肃东乡族自治县,它们是全国唯一的同名县。还有与全国其他城市同音的地名:泰和县与安徽的太和县,吉安市与吉林的集安市,庐山区与四川的芦山县。
带“安”字地名大多寓意平安祥瑞游小晶告诉记者,很多人对市县区地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实各地的得名往往都是有历史渊源的,其中不乏一些趣闻。
例如出现含频率最高的“安”字地名中,安福县得名就渊源颇深,最早并不叫安福县,而是叫安平、安城、安复。安福春秋战国时期属吴、越、楚,刚开始设了两个县为安平、安城,县志记载“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年)置安平县,属九江郡;置安成县,属长沙郡。”设县至今有多年。三国(吴)宝鼎二年(公元年),将安城、平都置安城郡,治所在今天的平都镇,隋开皇九年(公元)废安城郡为县,平都并入安复县。没过多久,安复县改为安福县,安福的地名由此开始,其寓意就是平安祥瑞。此外,安远县历史也很悠久。南朝梁大同十年(公元年),于安远水南置县,因水而名安远县。
而万安县县名则带有一些神奇色彩。汉献帝时这里开始设立遂兴县,东汉又改为新兴县,五代南唐时候,当地人辟地向南得石符一帖,上面有“地界两州,神秀所蟠,更为都邑,万民以安。”取名万民安康之意,后来就叫做万安县。
南昌得名有多种说法对于出现较多的“南”字,各地也都说法很多。
例如南昌之名,一直沿用至今已有2多年,但它的得名却产生过不同说法。南昌市袭用南昌县、府之名虽然没有疑问,但“南昌”两字从何而来,历来则有不同说法。一说南昌设县时因西南有南昌山得名;一说汉设县,为秦九江郡南部,故名南昌;另一说则认为南昌设县“因地居中原的南方,用南昌作县名是取南方昌盛的意义”;还有一种说法以汉立南昌县时取“昌大南疆”之义。后两种说虽略有不同,但含义相近,同样带有以祥瑞命名之义。
专家认为,古代对每一地名的出现都不是随意命名的,而是有它一定的缘由。南昌之名因年代久远,如果设县时历代正史地理志及总志等志书均只载其建置年代、沿革等,从未涉及名称由来,后人只能根据名称含义、政区设置和所处地理环境等情况加以推测,因而很难断定上述哪一种说法是绝对正确的,只能是相对而言,自然也就成为一个谜。
此外,南丰县是在三国时期立县,县治在土屯耆,一开始由于常产嘉禾,命名为丰,后来因为徐州有丰县,而本邑位处省郡之南,所以在“丰”字前面加一个“南”字,别号嘉禾。南康得名也是屡经变化,以前曾称为南安、南野,在晋太康元年(公元年)才开始有了南康这个名字。而龙南县得名就很简单,该县县志记载说:因县境北有座龙头山,县城建在山之南面,所以叫龙南。
丰城穿越历史曾名为广丰带“溪”字的县名大多与水有关。例如金溪,在宋淳化五年(公元年),以临川县归德、顺德、顺政合归政四乡立为金溪县。根据《金溪县志》记载说:因有流水自上幕岭发源,其色如金,县因以命名。而资溪的得名就完全出于一个误会。资溪原名为泸溪,因泸河环绕得名。年因和湖南泸溪县同名,时值黎川有人在京做官,误言泸溪之水源于黎川资福,所以改名为资溪。贵溪则是因为县南有芗溪,也称为贵溪,该县位处贵溪口,故名。
游小晶说,此外,有些地名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宋雍熙元年(公元年)八月,分宜春东境之神龙、招贤、丰乐、化全、儒林、彰善等十乡立县,所以称为分宜。宜丰则是说此地炎凉适宜,物阜民丰。
丰城得名则“穿越”了,晋太康元年(公元年),以原治“人口未集,城郭未竣”迁移到丰水西,改名丰城,后来又称为广丰、新安、吴皋、富州,丰城名字几度修改,直到明洪武九年,再次改为丰城,并一直沿用至今。
一首打油诗概括江西大部分地名总结江西市县区的地名,还流传有一首打油诗,即“宁乡崇德万年永青,阳城宜南川水常新。溪江湖上山丰州昌,十安福义源远流长。”共四句32个字,包含江西个市县区中的81个市县区地名。
例如第一句“宁乡崇德万年永青”,意为宁静之乡、崇高之德,万年永青。每个字均代表地名,宁都、萍乡、东乡;崇仁、崇义;德安、德兴;万年、万载;永新、永丰;青源、青云谱。“年”字为虚。
第二句“阳城宜南川水常新”,这句话包含中国古代的风水理念,阳城,指宜居之城;川水常新,指江川活水清水。意思为宜居之城位于江川活水的南面,每个字均代表三个地名。即三阳\(弋阳、鄱阳、浔阳\)、三城(丰城、石城、南城)、三宜(宜春、宜黄、宜丰)、三南(龙南、定南、全南)、三川(临川、遂川、黎川)、三水(修水、渝水、吉水)、三新(指新建、新干、新余)。“常”字为虚。
“溪江湖上山丰州昌”:前四字“溪江湖上”每字代表四个地名,即四溪、四江、四湖、四上:四溪指金溪、贵溪、资溪、芦溪;四江指九江、峡江、昌江、余江;四湖指月湖、东湖、西湖、青山湖;四上指上犹、上饶、上高、上栗。后四个字“山丰州昌”每字代表五个地名,五山、五丰、五州、五昌。五山指珠山、玉山、铅山、庐山、井冈山;五丰指宜丰、永丰、信丰、广丰、南丰;五州指赣州、袁州、抚州、信州、吉州;五昌指南昌、会昌、都昌、广昌、瑞昌。
“十安福义源远流长”:意为江西乃有义之乡有福之地,源远流长。
来源:中国江西网——江南都市报作者:刘国伟
广告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