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氏名人黄埔一期陆军中将侯克圣

白癜风治疗目标 http://m.39.net/pf/a_5334051.html

黄埔一期陆军中将侯克圣

杨家宏

侯克圣,字钦明,江西新淦人,生于年。早年毕业于县立勤修小学,肄业于南昌私立心远中学,再毕业于南昌第二中学、上海南方大学。

年冬到广州,入军政部讲武学校(校长程潜)第一期;次年11月19日,并入黄埔军校一期第6队,所填家庭通讯处为“江西新淦县交聚泰转”。据曾净(侯克圣早年挚友,新中国成立后任山东大学教授)在《我所知道的侯克圣》一文中说,“侯克圣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思想上与政治上乃至他的为人,与一般同学有所不同。他平常总是庄重沉默,不苟言谈,也不臧否人物、信口雌黄。他对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左派军事教官叶剑英、聂荣臻、孙炳文、肖楚女等的直接教导,接受自然,关系较好。”

年2月1日,参加第一次东征。2月中旬毕业,分至军校教导第1团(团长何应钦)第2营(营长陈继承)任排长。4月24日,中山主义学会(孙文主义学会前身)成立,积极参加其活动。据曾净说,“侯克圣自称是孙文主义学会会员,却保持着雍容和平、不偏不倚的态度,和周逸群(二期)等学员和睦相处,同学关系极为正常。彼时彼地,侯克圣堪称作风正派。记得有一次,侯克圣与他二中的老同学李亚民有过一次坦率的对话。那是年,大革命失败以前,侯克圣见到了李亚民,悄悄地说:‘周逸群极有才略,学科、术科成绩为全校之冠,将来必成大器,我很钦佩他。’又说:‘共产党员不是有口才会做宣传工作,就是有肚才,会做群众工作,将来一定会成功。’李亚民则笑而密问侯克圣:‘那么,你为何不加入共产党呢?’侯克圣笑而低声答曰:‘唉,我是饭碗主义,没用,我只是当一个纯粹的军人罢了。’”7月,升任副连长。10月,参加第二次东征。据曾净说,“及至攻克惠州,侯克圣与其他幸存的同学,还与加伦将军在惠州城下合影留念,照片见于《惠州潮》校刊上。著名画家梁鼎铭先生,还为纪念这次革命军官的英勇壮举,绘了一幅巨型画《攻惠州》。是役后,侯克圣因战功提升为连长。”

年3月8日,调升中央军校第四期军官预备团(团长张与仁)第*营政治指导员。7月,参加北伐,调升第1军(军长何应钦)第1师(师长王柏龄)第1团(团长王俊)第2营(营长胡宗南、一期)副营长。9月23日,参加第一次南昌之战,第1师损失惨重。10月初,调升第1军第2师(师长刘峙)辎重营少校营长。此后,又参加第二、三次南昌之战。11月8日,北伐军占领南昌。

年初,参加浙江龙游、桐庐之战。3月,进军上海、江苏。5月,参加渡江北伐之战。8月底,参加龙潭大战。9月26日,第1军扩编为三个军,分别由刘峙、顾祝同、钱大钧任第1、9、32军军长;侯克圣调任第9军第14师(师长卫立煌)第41团(团长楼景越、一期)中校团附。此时,第14师参谋长为周址,所辖第40、42、补充团团长为黄杰(一期)、刘汉珍(一期)、陈兆麟。10月7日,黄国梁任第14师副师长。中旬,第14师除补充团留守镇江外,其余各部继续北伐。20日,卫立煌兼任第9军副军长。11月25日,卫立煌不再兼任第14师师长,遗缺由黄国梁接任;刘汉珍升任第14师副师长,所遗第42团团长由陈武(一期)接任。12月16日,北伐军再克徐州。

年2月1日,刘汉珍调任第6师(师长方策)第16旅(旅长郭忏)副旅长兼第31团团长。2日《民国日报》“2师参观团赴徐”一文说,“第2师前为考察第2集团(军)关于训练整理之进行,及补助地方建设之成绩,以备采择起见,曾组织参观团,准备于12日赴豫考察。旋因师长顾祝同晋京,展期缓行。兹悉该参观团准予30日,由第4旅旅长楼景越,率同侯克圣、赵强华、王敬久、冯剑飞、黄继香(三期)、李维藩(三期)、黄逸生(三期)等,自蚌乘车启程,往开封、郑州、洛阳、巩县等处参观。”7日,第6旅旅部及第11、12团奉调蚌埠,所遗防地由第3师第9旅(旅长赵锦雯)接驻。16日“皖北积匪潘亚东就逮”一文说,“皖北泗县,东濒洪泽湖,南临淮河,港汊交错,芦苇丛生,向为土匪出没之处,当地土匪,何止数十股”,潘亚东即是积匪之一。“泗县县长马馨亭,于去年12月间,曾电请准此间第2师师长顾祝同,派遣第4旅第8团第1营营长梅萼(二期),率部会赴泗会司警练痛剿,潘即率众分踞半城、青阳两处。而军警因居民困在圩内,不愿用大炮轰击,以致玉石俱焚。旋经马县长用招抚办法,引其入壳,然后聚而歼之。经几度接洽,潘乃表示投诚,由第2师委潘以补充营长之职,令其率部暂驻长淮卫,听候检阅。所部不足百人,经其从新招募而来之溃兵败卒,居其小半,其余尽是土匪。潘从此一变而为招安之军官,彼以为有马县长为其保障,亦深信不疑,本月7日,潘由长淮卫来蚌,晋谒第2师当局,接洽一切。当地第2师司令部卫士将潘扣留拘押。当日即密令第4旅第7团侯克圣部星夜往长淮卫,将其众迅为解决。(8日)拂晓,侯团将该部团团包围,众匪不及抵抗,被官兵立逼缴械,当场捕获50余名;所缴枪械,数亦如之,闻事先有匪首韩某(潘部下充当军官),率匪10余名携枪逃去。是日将所俘众虎及枪械押解来蚌,尽送至师部,严加看管。”经过军法审判,3月3日上午,潘亚东等7人在蚌埠被枪决。同月,参加蒋桂战争,第2师奉命西进攻汉,第3师奉命北上驻徐;第2师第6旅随第3师北上,第3师第9旅随第2师西进;李明扬不再兼任第6旅旅长,遗缺由李思愬接任。此时,第3师第9旅副旅长为柏天民(一期),所辖第17、18团团长为王劲修(一期)、李及兰(一期)。此后,第2师沿大别山西进,进驻鄂东广水、花园一带。4月2日,中央军进入武汉,桂系部队西遁。此后,第2师师部移驻武昌。6月,赵锦雯调任中央军校武汉分校(教育长钱大钧)教育处处长,所遗第9旅旅长由柏天民接任;王劲修调任第9旅副旅长,所遗第11团团长由王仲廉(一期)接任;李及兰调任中央军校武汉分校第七期学生总队(总队长蔡熙盛)第3大队长,所遗第12团团长由钟松(二期)接任。10月1日,第2师改为两旅六团制,第11、12团编入第2师,由顾祝同任师长,黄杰任副师长,邹文华任参谋长,楼景越、柏天民任第4、6旅旅长;第4旅所辖第7、8、9团团长为侯克圣、赵强华、王敬久,第6旅所辖第10、11、12团团长为郑洞国、王仲廉、钟松。10日,西北军冯玉祥部起兵反蒋,第2师奉命由平汉线北上“讨逆”。15日,第2师与第1师(师长刘峙)、独立第3旅(旅长郑廷珍)合编为第2军,由顾祝同兼任军长,李家鼐任参谋长。此后,第2军与敌激战于临汝(今汝州)。据郑洞国在《我的戎马生涯》一书中说,“待我们赶到临汝附近时,敌我双方正在该城周围打得热火朝天,副师长黄杰(黄杰此时已调任第2师副师长)等都在第一线指挥作战,我这一团人未及休息便奉命投入了战斗。”12月,参加蒋唐战争。“石友三又在安徽发动反蒋战争,一直进逼到浦口,南京震动。第2师奉命紧急调往南京,拱卫京都。我们到达南京时,石部又已被击退,我们乃循津浦路展开追击,一直到蚌埠才停下来。”

年2月,黄杰调任第1师第2旅旅长,所遗第2师副师长由楼景越兼任;第2师增辖补充团,由朱炳熙(一期)任团长。4月,第2师补充团与收编的西北军第8方面军(总司令樊钟秀)第23军(军长高桂滋)一部合编为独立旅,由李伯华任旅长,何文鼎(一期)、朱炳熙任第1、2团团长。5月,参加中原大战。据郑洞国说,11日,“我第2师奉命由蚌埠紧急开往徐州,抵徐州后部队未及休息,即会同各友军沿陇海路以北地区向西快速推进。部队开至砀山以西地区时,与沿陇海路向东攻击前进的晋军先头部队遭遇,由此拉开了中原大战的序幕。”此后,中央军连克归德、宁陵、睢县等地,第2师迫近民权。6月下旬,第2师对民权县城发起多次攻击,但遭到西北军石友三部阻击,持续多日不下。29日夜,石友三部自东门出击,突破第2师第8团防守阵地,并给第7、9团以重创,随即远遁;侯克圣在此战中阵亡,王敬久在此战中负伤。据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刘峙第1军关于陇海路正面阵地遭阎冯军阻击转移战场经过报告》一文所说,6月“29日,敌以大部向我李坦集之第8团袭击,进迫至铁丝网附近,以手榴弹齐向我守兵轰炸。同时城内民团,亦向我城上守兵射击,我守兵仓卒之措,一时阵线因之动摇,敌遂乘机一拥而入,我第8团不得已,由东门退出,在城外土堤、及距城一里许之小村庄附近,奋死抵御。当以第7团全部及第9团之一部,协同第8团立即反攻,敌以手榴弹、手提机关枪据城顽强抵抗,卒以城高火烈,在敌有效射击之下,不能构筑工事,虽叠次冲锋,迄无进展。是役,第7团团长侯克圣及第9团连长三员均阵亡,排长以下及士兵伤亡无计。”又据郑洞国说,“我军进入新阵地不久,尾随而至的晋军即向我各阵地发动猛烈攻击,民权县城一度为敌袭占,以后虽很快被夺回,但一时引起较大的混乱。蒋先生闻讯十分震怒,下令枪毙了防守该城的本师第8团团长。”又据单栋(时任第2师特务营第2连连长)在“第2师激战陇海线”一文中说,“民权是石友三撤离归德(今商邱)后唯一的主阵地,工事完成后,坐等蒋军进犯。第2师和第3师奉令攻击民权县,并限三天攻克。其第4旅第7团团长侯**(名回忆不起)为攻击部队的前卫,白天配有三五架飞机到民权轰炸。第7团(此处有误,应为第8团――笔者注)天天拂晓攻击,都无进展......后来蒋介石调集1、2、3、9共四个师的兵力,又增加飞机助战,致使民权城内外,所有掩体的木料都被炸得飞上天空。同时,飞机散发大批传单,限石友三某日上午12时前投诚,不然要把城乡所有房屋和城外全部工事,均予炸毁等。第7(8)团仍任先头攻击部队。就在这次攻击的当天,石友三利用夜幕,以小部队向西门外佯攻。第2师各级指挥人员也都判断,石部从西门突围的可能性最大。因此,位于东门的侯团(应为赵团――笔者注)警戒疏忽。至凌晨2时左右,石部以团为攻击纵队,向侯(赵)团右翼衔接处猛攻。该团抵抗不住,部队往里一缩,石部突围出去,遂又实施反包围,?第8(7)团包围起来。混战中第8(7)团团长阵亡,部队伤亡二分之一。石部平平安安离开民权西去,结果损失重大的是蒋军而不是石友三。蒋介石认为民权战役是奇耻大辱。这样多的兵力,以优势的装备放走劣势的石友三,反使第8(7)团遭到重大伤亡,若不严加惩罚,将来战争就无法继续,讨伐阎、冯就会落空。蒋介石在列车上,提笔写了一道命令:第2师第7(8)团团长侯(赵)**、第1营营长高祥华(8团右翼营长),放纵敌人逃走,以致该师第8(7)团遭到重大伤亡,着即枪决。”侯克圣阵亡后,所遗第7团团长由赵公武(潮一)接任;王敬久负伤后,所遗第9团团长由刘启熊(二期)接任;赵强华被杀后,所遗第8团团长由陈应龙(一期)接任。

侯克圣阵亡时,年35岁。此后,国民政府追赠侯克圣为陆军中将。

《侯氏文琼公派大斐公位下世系谱》

侯克圣毕业证

侯克圣委任状

侯克圣委任状

侯克圣委任状

侯克圣委任状

侯克圣委任状

侯克圣中将列传

侯尚培潘卡惠子

夫侯公者,讳克圣,号钦明,江西新干人氏也。诞辰于清光绪22年(),薨殂于民国19年(),享寿三十有五。黄埔军校一期毕业,与胡宗南、宋希濂、杜聿明、范汉杰、徐向前、陈赓、侯镜如、侯又生等同届。时任中国国民革命军1军(中央军)2师7团少将团长,阵殁。后国民政府追授“中将”军衔,颁与“旅长”配享,赠谥“英烈侯”勋号,以安家属,以慰英灵,以昭天下,以旌表死国事者之忠魂焉。

盖新干,昔谓“新淦”,隶属于吉安市,历史文化悠久,人文渊源深远,一名邑也。秦置新淦县,以邑治临近紫淦山及淦水,故名。民国46年(),易“新淦”为“新干”,简称之。斯邑也!吉州之福地,节义之乡邦,地控赣湘吞罗霄,天连吴越吐鄱湖,有“江南青铜王国”之誉。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而雄烈与彦哲者代有所出,尤以近世为盛。

是时,中国国民大革命之浪潮,滚滚涛涛,浩浩汤汤,或若迅雷之击陵,或若狂飙之拔木,或若洪水之滔天,或若变天之风云,激荡乾坤,席卷天下,震怖清廷,波及全国,乃于其中诞兴一武校焉,曰“黄埔军校”();又于斯校中诞降一豪杰焉,曰“侯克圣”者。是时,国共两党之精英,纷汇黄埔,“要革命,考黄埔”,军校迅拓为广东革命政府之中坚力量,成为国民革命之中心。因而,以孙中山为首并领导之国民大革命,其滥觞与策源地,则自“黄埔”始也。

稽夫侯公克圣之世系与沿革,历史悠久,晰然可叙!侯族之肇基也,曰唐侯姬叔虞者,乃周武王之季子,封于山西,始封唐国,为“唐侯”,二世燮因晋水改晋,是为“晋侯”,至缗侯亡国,子孙遂以“侯”为氏焉。后世之“侯姓”者,皆源于斯。虽分多支,尤以“上谷侯”其蕃殖为最衍。宋元避乱江南,徙于鄱赣。江西之侯氏,宋叔献侯公当为始祖也。时任宋水监臣,充“熙宁八使”之一。赣境一域,多其后裔。故知,克圣侯公亦归属其裔孙之序列已矣。

《尔雅·释亲》有“九祖”之说,曰:“生己者为父母,父之父为祖父,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鼻祖者,即始祖也。据此,父亲曰一世祖,祖父曰二世祖,曾祖曰三世祖,高祖曰四世祖,天祖曰五世祖,烈祖曰六世祖,太祖曰七世祖,远祖曰八世祖,鼻祖(始祖)曰九世祖。

光阴荏苒,时序更替。据《侯氏文琼公派大斐公位下世系谱》载:传若干代,迨至克圣侯公之高祖,曰文琼公。文琼有一子,曰大斐,是为曾祖。大斐公有四子,伯曰学成,仲曰学英,叔曰学锦,季曰学庠。学锦公为祖父,有二子,长曰应华,次曰之添。应华公为乃父,有三子,伯曰克文,仲曰克圣,叔曰克明。夫克圣者,即本文之主人翁也。克圣公,有一子,曰侯定。侯定自言有弟妹,或居南昌,或居新干,而谱系不载,语焉难详。

考夫侯公克圣之履历与要略,煌煌炳炳,斐然可观!早年卒业于县立勤修小学,肄业于南昌私立心远中学,竣业于南昌第二中学暨上海南方大学。民国12年()冬,诣广州,次岁考入黄埔军校“军政部讲武学校”一期6队学习,时程潜为武校校长也。民国14年3月1日()卒业后,奉命派赴军校教导1团2营见习。

其《卒业证书》全文曰:“本校第一期学生侯克圣,按照本校规定步兵科教育,修学期满,考试及格,特给证书。”署名分别曰:“海陆军大元帅、陆军军官学校总理孙文,校长蒋中正,党代表廖仲恺。中华民国14年3月1日给。”证书顶端印有孙中山头像,两旁则有中华民国国旗与国民党党旗,交叉相衬。四角由“三民主义”四字组成。背景影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之字样。落款处则盖有“陆军军官学校”长方形红印。

民国14年()2至3月参加“第一次东征”,讨伐军阀“陈炯明部”之叛逆,旋以功出任排长。是年7至8月间,参与回师征剿“杨希闵、刘震寰”之乱后,又于9至11月出击“陈炯明残部”之再乱,史称“第二次东征”,提为连长。

民国15年()3月8日,调升军校四期军官预备团(团长张与仁)2营政治指导员。7月9日北伐开始,追随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校长由粤出师北上,效力于国军第一路。其后转战于南昌、桐庐、上海、徐州、泗县、蚌埠、武汉、砀山、民权等诸役,屡立战功,厥勋甚多,踵以丕绩突出而频频得以右迁。

民国16年()4月,由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一路总指挥何应钦签发《委任状》曰:“今委任侯克圣为第40团辎重队队长。此状!”4月22日又签发《委任状》曰:“今委任侯克圣为第14师40团第二营营长,仍支原薪。此状!”

民国17年()1月1日,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顾祝同下发《军司令部令》曰:“兹委侯克圣代理第14师第40团中校团附。此令!”1月19日,国民革命军第一路总指挥何应钦签发《委任状》曰:“委任侯克圣为国民革命军第14师第40团中校团附。此状!”9月1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中正颁发《总司令部委任状》,任职同前,编号为“字第号。”

民国17年()8月,以功烈赫赫而擢升为陆军2师步兵7团少将团长。民国17年12月3日(),正式下文,由北伐军总司令蒋中正签发《国民革命总司令部委任状》(字第号)曰:“兹任命侯克圣代理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师步兵第7团团长。此状!”

民国19年()5月,率部参加“中原大战”,戡讨军阀“冯玉祥、阎锡山”之内讦,于6月29日,在河南民权县战斗中,不幸阵亡。求遗骸,不果得。后其亲人于家乡新淦,乃取衣冠葬于先茔之次,修有“衣冠冢”,每每祭焉。

方其东征之际也!侯公克圣冲锋陷阵,浴血奋战,叠著劳绩,深为上官所器重,屡屡擢拔。继而奉命北伐,往来于粤闽浙沪苏皖鄂豫之间,经大小数十余战,身先士卒,敌当之辄靡,莫敢撄其锋,已然名噪军旅间,同伍者蔑不佩重之。而时之振作国人者何人?震慑军阀者何人?曰:国军也。是故,为打倒军阀、消除割据之局面,收拾旧山河于一统,侯公可谓贡献巨焉者也。

当“民权之役”鏖战之时也!侯公克圣率其所部,坚守阵地,誓与阵地共存亡,英勇杀敌,以一当十,大显神威,欲遂初衷:戡暴乱于及时,救斯民于水火,扶大厦于将倾,安国家于泰然。然则,终因上峰指挥失误,以致于俾敌伺机反扑,贼大至,蒋军大溃,乃不幸饮弹殒命,骨暴沙场。乃至此役,功亏一篑,惋怆千古。呜呼!何其壮且烈哉!亦何其怅憾也欤!

民国19年()7月,国民党中央政府为“哀怜亡灵,廩给孤寡。赠官封墓,周帀宏溥”,特追晋侯公克圣以陆军“中将”加旅长衔,贶“英烈侯”谥号。呜呼!今承大弊之后,军风颓散,苟有一介之善,安不宜在旌嘉之例耶?

侯公克圣常警诫其部下曰:“国家存亡在此一举,尔等勿怯,余誓以生死相共也,谁敢稍退者有连坐法在兹。吾若畏葸不前,尔曹立马毙我,可也!”由是,侯公克圣之忠勇与刚烈,全军将士,靡有不敬且畏者。

是公也者,一狷介高洁并仁义惠人者也!明哲坦夷,表里洞达,不事浮饰,遇人以诚,和煦待物,恭俭慎默,口不言人过。不为矫激之言,不为崖异之行。而事机立断,人不能欺之。

其早年挚友、解放后任山东大学教授曾净在《我所知道的侯克圣》一文中评价其曰:“其在思想、政治乃至为人等方面,与诸同学异焉。庄重沉默,不苟言谈,也不臧否人物,不信口雌黄。与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左派军事教官叶剑英、聂荣臻、孙炳文、肖楚女等关系相友善,乐于接受众师长之授课。”云云。

然且,其及临大节,辨大是,决大议,色和而言壮,尝欲继之以死谏,虽在高官权贵前无所屈。笃于行义,救济先族人而后家人。闾里有不克红婚白葬者,辄为主之。客其家者恒十余人,虽僦居简室,席地而坐,饮食必均之,受者赧赧然。

於嘑!是心也,其仁者之心乎!天格清峻,尧心毕彰,爱心足慕,人见者褊恡尽去,而乡愿鄙诈之徒讵弗羞哉?

初,侯公有识人先见之术,于黄埔时尝语与李亚民评鉴周逸群曰:“其极有才略,学科、术科成绩为全校之冠,将来必成大器,吾甚钦佩之。”又云:“共产党员不惟有口才,善做宣传工作,亦且有肚才,善做群众工作,未来一定会成功。”今验证之,果如其预知乃尔。

李亚民则惑而密问之曰:“既如是,尔何不加入中共为?”侯克圣笑而悄声答曰:“唉矣乎!余一饭碗主义者,罔有远大政治抱负与凌云之志,做一纯粹军人,足矣,安有他图哉?”时在民国15年()而国民大革命失败之前也!

至于侯公克圣之子侯定者,著名植物学家、教授,号基能,乳名阳生。民国10年()生于江西新淦县塘头乡庙前桓田村,民国97年()9月9日卒于荷兰(莱顿)国家植物标本馆,为该馆“荣誉员工”,享年八十有七。彼得·巴斯和弗雷特斯·阿德玛(PIETERBAASFRITSADEMA)在《纪念侯定(-)》一书专稿中评价云:“鞠躬尽瘁,克尽厥职,为吾机构工作奉献凡52年之久,直至生命终结乃止耳。”

民国36年(),调台湾大学腊叶馆任助教,民国41年(),飞美国华盛顿大学留学,先后获农学硕士与博士学位,并于密苏里植物园获科研助手之资质。民国45年(),在范·斯提尼斯教授斡旋与促成下,转赴欧洲,加入荷兰籍,定居海牙市,供职于荷兰莱顿大学植物研究所,从事马来西亚热带植物志项目之研究,大有力焉,享有盛誉。

其配偶原籍广东汕头,民国5年()生,亦为博士,长其夫5岁,止于民国年(年),业已九十有五高龄矣,尚健在,曰刘氏素英,寓职于荷兰国家博物馆,同为荷兰籍华人也。民国46年()8月8日,于莱顿市政厅结为伉俪。其子女,遥在它邦,杳不可闻,弗可考矣。国内有一侄男,曰刘永芳,原任广西冶金厅副厅长。刘素英博士,曾分别于民国74、年(、)两度回国探亲,并捐助广西靖西县金龙小学5万元图书,使“春芽书海工程”得以圆满焉。

为答谢老孺人素英刘博士火热爱国之情怀,有周氏者特挥毫“坤仪国瑞”墨宝以赠。噫!“女中豪杰,世之人瑞”,其喻义皦然出矣。

呜呼!一门烈贤,德懿勋茂,或义闻于华夏,或惠及于海表。功必垂乎史册,名必传乎千秋!苟使侯公克圣毋遭天妒而殉国,则其最终之光烈,又岂在胡宗南、宋希濂、杜聿明、范汉杰、徐向前、陈赓等侪之下哉?

于是乎,世侯总会荣誉总座宗亲侯冕将军特题词《侯克圣将军永垂千古》以祭,其词曰:

一日黄埔生,终生足自豪!

于是乎,世侯总会总座宗亲侯尚培特题词《侯克圣将军永垂千古》以祭,其词曰:

侯氏人杰,家族之光。中华骄子,青史流芳。

于是乎,世侯总会副座宗亲侯振江并作《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侯克圣纪念册发行》题词,其词曰:中华骄子!

于是乎,世侯总会副座宗亲侯四明并作《乙未秋日怀侯克圣将军》诗,其诗曰:

邂逅时危仗剑功,旄麾鼓角裂长空。青山酒送东征路,绿水笛吹北战风。

淦马蹄驰洪泽草,斜阳血照民权弓。侯门自古多慷慨,老死岂堪户牖中。

于是乎,中国赋联副总编辑女太史赋姑乃为《吊侯克圣将军铭》,祭焉。其略曰:

炎黄之英兮,侯族之杰。能征善战兮,顽敌胆裂。北伐干将兮,鸿功伟烈。

殒命中原兮,精魂不灭!尔灵归来兮,与国同悦。伏维尚飨兮,君其忭耶?

是为传!

乙未年乙酉月癸卯日即年中华侯姓世界联谊总会总会长赋乾侯尚培并中华辞赋家联合会副总辑赋姑潘卡惠子联袂而作也。

点击阅读往期精彩▼

实景剧追溯姬姓侯氏起源

全程视频

姬姓侯氏起源实景剧《金牌元帅》

明清两朝侯氏进士名录

经典发布

《侯氏家训》

经典发布:《侯氏族训》

十劝文(侯家劝善文)

重磅巨制《侯氏之歌》全球首发

《侯氏之歌》涉及的侯氏人物

共和国侯氏将军名录(一)

题词:侯冕将军

“侯氏一家亲”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anzx.com/xgxtc/137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