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山风光
今年以来,桃溪乡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志愿者服务团队主体力量,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通过强化阵地整合、队伍建设、活动引领、文化弘扬四个措施,着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接地气、有活力、可持续,进一步打造成为新思想引领平台、新文化培育平台、新风尚传扬平台、新关爱惠民平台。桃溪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培训会
一是强化阵地整合,让活动场所用起来。乡党委以“三化”建设为抓手,注重强化阵地建设,充分整合辖区内文化资源,按照“改造一批、新建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投入万元用于板埠、横江、城头等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阵地建设,推动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全乡7个村委会的活动中心都已全部新建改建,各实践站将文化活动室、党员活动室、党员电教中心、道德讲堂、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农家书屋、乡村舞台、村史馆、乡愁记忆馆等活动场所全部纳入实践阵地建设,结合群众的生产劳动和实际需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走下楼”“走出院”,走进群众身边。特别是板埠村以改造闲置大礼堂为契机,整合党员教育、两业扶贫、乡贤馆、村史馆等各类文化资源,打造成“1+2+2”(“1”是指党群服务中心、“2”是指党员学习教育中心和产业就业扶贫中心、“2”是指乡贤馆和村史馆)模式的综合文明实践场所,真正盘活了村级群众服务和群众教育的文化资源。板埠村“1+2+2”活动中心
二是强化队伍建设,让文明实践动起来。桃溪乡党委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队伍和志愿人才建设,依托五大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使文明实践每一项工作有实际载体、有专门队伍、有专业人才,确保工作落实落地。秉持自愿的原则,由志愿者根据个人爱好、岗位技能、特长等元素选择志愿者岗位,注重发挥群团组织的引导作用,先后发起成立了桃溪乡赣鄱红色娘子军宣讲团、“河小青”志愿服务队、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队、科普宣讲队、平安志愿者队、乡贤志愿队等专业服务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为确保文明实践活动的效果,各群团组织还经常组织开展业务培训,让志愿者能在活动中真正发挥引领乡风文明的作用。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脱贫攻坚、乡风文明、人居环境整治、抗洪救灾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8项,组织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志愿者达余人,累计受益人数达1.2万余人次。桃溪乡开展河小青志愿环保行动
三是强化活动引领,让志愿服务活起来。桃溪乡立足农村工作实际,大力开展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精神文明创建三大活动,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力开展脱贫攻坚行动。桃溪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依托产业扶贫基地和两业扶贫中心,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家庭拓宽增收渠道,城头村扩建25亩罗汉果基地,志愿者及时帮助贫困户授花粉、间苗,中段管理期间,使罗汉果成为当地贫困户脱贫的致富果。在“点亮微心愿、圆梦助脱贫”行动中,征集贫困户微心愿37个,广大乡贤人士筹集微心愿物资余元,帮助贫困户达成心愿。桃溪乡扶贫农产品参展全县清凉一夏旅游活动
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中,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为了动员广大群众都参与到这场田园战役,志愿者们深入群众,上门上户,点对点宣传环境整治行动,参与村庄整治行动多达百余次,以实际行动构筑“清净、整洁、和谐、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积极响应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号召,对照县级标准,以墟镇环境为改造重点,实行机非分离,有效改善主街道交通拥堵问题;开展农贸市场和背街小巷卫生专项清理行动,彻底根治家禽散养、乱堆乱放等卫生顽疾。加大文明宣传力度,先后三批次投放公益广告,设置永久固定公益广告处,浓厚文明创建氛围。志愿者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四是强化文化弘扬,让文明新风育起来。大力弘扬大爱、好人、感恩、生态四种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引导群众,不断提升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弘扬大爱文化。今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灾害过程中,广大基层党员、社区村组干部无私奉献、敢打敢拼,广大群众积极响应、主动参与,共同投入到抗疫抗洪行动中,展现了关键时刻党领导人民群众风雨同舟、守望相助、共克时坚的大爱精神。疫情期间,先后有邓立新、黄新华邓十多位桃溪籍老板慷慨解囊,捐款近10万元,用于购买抗疫物资。乡党委及时将这种坚持党的领导、依靠群众力量、夺取最后胜利的大爱精神进行总结,把大爱文化和大爱精神作为宝贵文化财富,积极做好正面典型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当代青少年和各类团体,将他们培养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有生力量,将大爱文化代代相传。彭建平等社会各界人士疫情期间捐款
弘扬好人文化。通过以推广宣传以“中国好人”黄少辉为代表的好人典型,发挥好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传播时代正能量。在正面典型的带动下,涌现了黄晓霞、彭建平、郝美兰等先进代表,其中彭建平发起成立了黎山爱心公益基金会,黄晓霞发起成立了桂川青年阳光公益协会,累计吸收公益人士余人,募集公益资金20余万元,成功开展走访慰问孤寡老人、基础设施改造、扶贫济困等公益活动10余次,在群众当中反响较好。黎山爱心基金会关爱老人
弘扬感恩文化。坚持每季度开展“感党恩念党情”故事分享会,并将其作为“美德积分”评比活动的重要内容,激发贫困户脱贫斗志,珍惜幸福生活,开展“小康幸福你我他”故事分享会,讲述基层奋斗故事,启迪村民思想,熏陶感恩情怀。道德模范郝美兰开展宣讲活动
弘扬生态文化。积极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践行者”活动、“清洁家园、美丽庭院”行动、“保护水生态文明”行动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多次与县城阳光志愿者协会联合,在“五一”“十一”旅游小长假期间,深入黎山、玉华山、板埠抗日战壕遗址公园等景区开展“公益环保行”活动,向“蓝天、绿水、净土”的生态目标持续发力,得到了省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的宣传报道,真正让生态环保理念泽被乡野、润化民心。志愿者深入黎山开展环保公益活动
编辑:肖海梅审核:吴建友
监制:敖清辉
增强防毒意识,抵御毒品危害!
携手共建国家卫生县城
巩固国家卫生县城成果
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