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上午9时许,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电子保函系统正式上线运行,
此举实现了变“传统现金保证”为“线上电子保函”,
标志着从此我市投标企业缴纳投标保证金,
不仅可以“不跑腿”,
还可以减轻资金压力,
进一步优化了我市的营商环境。
投标保证金是在招投标活动中,投标人随投标文件一同递交给招标人的一定形式、一定金额的投标责任担保。
长期以来,传统的投标保证金收取,存在企业缴纳的资金占用成本高、收取退回手续繁琐等问题,影响招投标市场活力。
为解决这一问题,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着眼全局、创新思维、主动作为,充分发挥“互联网+电子交易”优势,探索电子保函的新方式。通过前期深入调研,完成了市公共资源交易电子保函系统的开发测试,以及与无锡电子保函平台的无缝对接。
据悉,新上线的市公共资源交易电子保函系统,创新了交易服务模式,通过“投标人申请+金融机构出函+数据交互”的方式,开具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丰富了投标保证金缴纳方式,让投标人足不出户、在线操作,手续简便快捷、安全保密,切实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占用压力和人力成本。
随着市公共资源交易电子保函系统的上线运行,投标人只需通过电子保函系统在线提交申请,平台收到申请后自动将投标人名称、投标信息、保函金额等信息传递到金融机构,随后金融机构通过为投标人授信开出电子保函。开标时系统自动获取相关数据,并进行统一展示。
“如果按以往的方式办理,投标企业需缴纳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的保证金,这笔钱需要等招投标相关活动结束后才能退回,资金占用时间少则几天多则几十天,而现在只需小额的保费就能搞定,大大减轻了企业资金负担。”在当天该系统上线后的某工程项目“不见面”开标大厅,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据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公共资源交易电子保函系统的有效运行,不仅可以实现“数据多跑路、投标人少跑腿”,而且与传统的保证金纸质保函相比,电子保函有着价格合理、使用方便、过程轨迹可追溯、增强投标人信息保密性、利于信用体系建设等诸多优点,对进一步遏制围标、串标行为的发生,促进公共资源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以及发展信用经济、优化营商环境都具有积极意义。
为保证投标电子保函系统的高效运转,在该系统正式上线前,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就投标电子保函申请使用等事宜,发布了操作手册和宣传视频。投标企业可登录“宜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