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新干县 >> 新干县特产 >> 大美抚州

大美抚州

白癜风治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7375991.html
抚州人民欢迎您抚州,江西省下辖市(地级),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位于江西省东部,行政区域南北长约千米,东西宽约千米,总面积.92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11.27%。抚州市下辖2个区、9个县,总面积平方千米,年常驻人口.72万人。抚州是江右古郡,孕育出王安石、汤显祖、曾巩等名人。[1]抚州是国务院确定的海峡西岸经济区20个城市之一,是江西省第一个纳入国家战略区域性发展规划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及原中央苏区重要城市之一。[2]抚州自古就有“襟领江湖,控带闽粤”之称。抚州是国家园林城市,人均公园绿化面积达到16.6平方米,城市绿化率达到43.4%,环境综合评价居全国第七、中部第一,森林覆盖率高达64.5%,境内的资溪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5.9%,被誉为“天然大氧吧”。[3]年,抚州市实现生产总值.92亿元,比上年增长7.9%[4]。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位置境域

抚州市位于江西省东部,地处北纬26°29′~28°30′、东经°35′~°18′之间。东邻福建省建宁县、泰宁县、光泽县、邵武市,南接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宁都县,西连吉安市永丰县、新干县和宜春市的丰城市,北毗鹰潭市的贵溪市、余干县和南昌市进贤县。南北长约千米,东西宽约千米,总面积.92平方千米,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1.27%。

人口

年末常住人口为.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1万人。其中男性人口.93万人,女性人口.7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5.53万人,出生率为13.68‰;死亡人口为2.44万人,死亡率为6.05‰;自然增长率为7.63‰。[7]

民族

抚州市是一个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共有35个少数民族成份,相对集中的是畲族,约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5%,主要分布在乐安、资溪、宜黄、崇仁、南丰、黎川、广昌、东乡八个县,其它少数民族主要有满族、蒙古族、壮族,约占少数民族人口的20%。截至年,全市有1个畲族乡、8个畲族村委会、28个畲族村小组,畲族人口人。临川文化抚州人文地图临川文化以临川古治属为核心,涵盖现今抚州市十余县区,生成于秦汉,兴盛于两宋,延绵于明清。其人文、风物、哲学、教育、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医理、学术、宗教、民俗、体育、语言、建筑、美食等实行向性组合;辐射邵武、南岭、庐陵、洪都和浙皖、瓯闽部分领地。抚州采茶戏、三角班、孟戏、傩舞、钱索舞、海盐腔以及板凳龙灯、水龙灯、火老虎灯、狮子灯、跑马灯等,是临川文化的艺术形态。银鱼炒藕丝、红烧牛肚、水豆腐和麦鸡豆腐等四大名菜以及临川贡酒、安石牌菜梗、三桥薯粉丝、娄浒米粉,临川葛粉、临川夏布和抚州西瓜、青泥柑桔、嵩湖柿子、七里岗生姜、荣山灯芯草,则是临川饮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杰作。唐初四杰之一王勃就发出了“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的吟颂。流传千古的《全唐诗》中,临川诗人的作品被收入。抚州素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历史上培育出7个宰相、13个副宰相、余位进士。著书立传的学者有多人,著述种,多卷,其中65种多卷被列入《四库全书》。本地方言抚州本地方言通用赣语,赣语分布于抚州市临川区、东乡区、崇仁县、宜黄县、乐安县、南城县、黎川县、资溪县、金溪县、南丰县、广昌县。王安石:(年12月18日-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13]曾巩:(年9月30日-年4月30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吴澄:(年2月3日—年8月5日),字幼清,晚字伯清,抚州崇仁凤岗咸口(今属江西省乐安县鳌溪镇咸口村)人。元代杰出的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吴澄与许衡齐名,并称为“北许南吴”,以其毕生精力为元朝儒学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吴文正公全集》传世。曾著《列子解》,今已佚。吴与弼:(—)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乐史:(—)抚州宜黄人,字子正。仕南唐为秘书郎。入宋,为平厚县主簿。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以现任官举进士,赐及第。历三馆编修、直史馆,知舒、黄、商州,以老疾分司西京。为官颇以贿闻,然勤于著述。自太宗雍熙至真宗咸平间,献所著书《贡举事》、《登科记》、《广孝传》、《总仙记》、《上清文苑》、《广卓异记》、《仙洞集》等凡八、九百卷,尤以《太平寰宇记》著名。[17]李觏:(—),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晚号茧翁,临川人,明末杰出戏剧家、文学家,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生于书香门第,精古文诗词,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34岁中进士。曾任太常博士、主簿、主事,因抨击朝政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遂昌知县。又因触怒权贵而招非议,愤而弃官归里,淡泊守贫,潜心创作。著有《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合称“临川四梦”,乃世界戏剧艺术珍品。另有诗作《玉茗堂集》29卷、《红泉逸草》1卷、《问棘堂邮草》10卷,及导演学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传世。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anzx.com/xgxtc/10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