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干早知道11月1日起,你的这些银行

知道吗,还有几天,你钱包里的“沉睡卡”可能就要被冻结了!

在移动支付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手机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东西,衣食住行都能通过手机支付来解决,大约你能想到的任何常见的支付场景,都能通过手机来搞定,于是,钱包也就渐渐失去了原本的重要性。

这一现象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躺在人们钱包里的卡开始沉睡,越来越多的银行卡变成了“沉睡卡”。一般来说,借记卡一般连续12个月以上无持卡人主动发起的消费、存取现、转账等金融交易就会被视为“沉睡卡”。

“沉睡卡”数据剧增,达到人均1/3的占比

快看-商机

根据6月2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产业发展蓝皮书()》显示,截至年年底,我国银行卡累计发卡量63.7亿张,累计活卡量41.8亿张,“沉睡卡”则为21.9亿张。

简单地做个计算,基于目前中国大陆人口总数为万人,那么平均下来,每人持有4.6张卡,其中“沉睡卡”就占到了1.6张,将近是“活卡”占比的三分之一。

很明显,未来随着移动支付产业的大力发展,“沉睡卡”的数量还将会进一步上升。

另外,“沉睡卡”剧增的情况,除了与上面说得到的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有关外,还与以下几个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一,地理因素。人生总有几个阶段性的节点,比如上大学、工作、结婚等,而很多人都会选择背井离乡,谋求更好的个人发展,由此就产生了地理位置的改变。在他乡上学或工作的过程中,自然也就免不了要办理新的银行卡,同时受制于银行之前的异地手续费制度,以前的老卡大多就被“沉睡”了。

第二,各银行大力推行发卡。多年来,银行在推动发卡量上都是下足功夫的,从曾经的扫楼、摆摊演进至今也有了充分的经验。但是在银行大力推行发卡的同时,银行卡本身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同质化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便是用户粘性的降低,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沉睡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不同银行之间出现的产品同质化现象外,同一家银行内部发卡过多也是促成“沉睡卡”增长的原因。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规定,每个用户在同一家银行开立账户时,只能开立一个Ⅰ类户,如果已经有Ⅰ类户的,那么再开户时,只能开立Ⅱ、Ⅲ类账户。

由于Ⅱ、Ⅲ类账户的额度较小,因此,更符合用户对于日常开支和小额网络支付的需求。据了解,个人开立Ⅱ类、Ⅲ类银行账户可以绑定本人I类银行账户或者信用卡账户进行身份验证。

在之前,用户办理银行卡,特别是办理储蓄卡时,由于并未受到相关限制,所以导致用户在同一家银行办理多张银行卡的现象屡见不鲜。

来源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制图

葛辛晶

针对“沉睡卡”,银行做了什么措施?

快看-商机

9月26日,浦发银行发布公告,为防范用卡潜在风险,提升用户的账户使用体验,自年11月份开始,对在年12月31日之前(含)发卡且今年前3个季度未发生任何交易的双零卡进行账户信息管理升级。而这里所提到的双零卡,是指存款余额和应计、未计利息数均为零的银行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沉睡卡”。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凡已开通理财产品购买、基金、第三方存管、外汇宝、代收代付、个人贷款还款等业务功能的银行卡不在本次升级范围内。

来源

浦发银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anzx.com/xgxfc/101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