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父亲的足迹,这里有父亲的青春,这里有父亲的年华!
听他们给我们讲过去得故事!
重阳节快到了,祝所有的老人身体健康,道一声爸妈你们辛苦了!
常回家看看,听父母唠叨是一生最大的幸福!
致我的父亲和母亲!
爸,生日快乐!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七琴镇燥石村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燥石村全景
一、村落简介
在新干县地理版图的东北角,有一个距离新干县城余里,海拔达余米的原生态高山小村,名叫燥石。这是一个很少为外人所知的高山小村,散落在群山峰峦之间。
村口
二、村落历史
燥石村历史悠久。据燥石族谱记载,燥石村始祖光叶公自明朝末年从城上大坑村迁居燥石村,至此燥石村距今已有余年的历史。经过历代繁衍,如今全村户籍人口有人。
村中牌坊
三、村落建筑
古匾
燥石村的建筑别具一格。其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燥石村独特的村落布局形式,依托上天赐予的奇石,村民们就地取材,围牛栏、架小桥、铺巷道、垒田埂、搭院墙,无一不是采用山上的石头。
石屋
就连房屋也是以石头为基础,辅以土砖或条石为墙体,呈一厅四房结构,房屋不设窗户,只在大梁挑檐处留有气窗与各卧室相通,虽然光线昏暗,却是冬暖夏凉,宜人宜居。
石屋
由于地势原因,村中所建房屋大都高低不平,有的人家前庭后院落差达2、3米,但在这里也不足为奇.
村巷
由此辐射,整个村庄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地散落在高低不平的群山丛中,显出诗意而拙朴的风貌,令人心生倾慕与向往。
村后石板路
建筑连片分布情况;本村有清代民国建筑十余栋,其外墙体为夯土结构,内部为榫卯结构的木屋架,屋内木柱上雕有各类图案和文字,建国后当地村民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石材砌筑墙体和内部房间及厨房等附属设施。
民居
雕花门窗
是本县唯一个以石材为主材并集中连片建有70余栋房屋的村庄,并且那些石屋保存良好,大部分仍在使用。
吊脚楼
四、村落选址和格局
村后石垄
燥石村风光逶迤,景色独特,是一座未经开发的原生态地质公园。其周遭山体面积达余亩,主体山峰有海拔米的才地岩、米的蛤蟆藤仔埝山、米的桃仔树岩里山,成三足鼎立状把村庄揽于怀抱。据地质队勘察得知,燥石山与一山之隔的新干黎山同属玉华山的支脉,其怪石盘踞的山体地貌是由远古时纪的冰川造山运动以及地壳抬升后的自然风化作用形成。
村后树林
虽然燥石村以石出众,但却不似北方突兀的石山,这里的石皆隐映在浓翠之间,尤其是由小火山喷口积水形成的“巨石川”山沟内的巨石在林间绵延数里,颇为壮观。
后山石
而随处可见的“鱼塘石”、“蛤蟆石”、“雕石”、“原子石”、“一线天”等惟妙惟肖的天然巨石奇观,又使燥石村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奇石博物馆,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给我们呈现出如此极致绝美的画面。
五、村落风光
梯田与树林
村后,沿着古老的青石台阶向上攀爬,就来到盛产油茶、野山楂和板栗的燥石山上。
村后红豆杉
燥石山至今仍然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貌,海拔0多米的山林里有不少珍稀树种,百年红豆杉、油杉、楠木、香樟等随处可见,更有不知名的飞鸟走兽出没其间,堪称生物多样性的典范。
石松林
密林之中,有一个巨大的石砻阵森然耸立,这儿一堆,那儿一群,簇拥成峰,分布在山的各个方向,夹杂着远古的冷肃与凛冽,不由使人心生敬畏,却冷不防在巨石的罅隙里钻出或是一丛草或是一簇花来,又显得包容而又温情脉脉。
古桥与小溪
石砻下,隐约有暗流潺动,那是从山顶天然湖泊奔涌而至的泉水,它滋养了燥石一代代村民、牲畜和植被,是三百年来给燥石带来收获希望的生命之水。
村后小路
六、民间艺术
剪纸是自发形成的民间艺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新干剪纸以“家传”或“互教”方式传承发展。在传统文化、民间风俗、宗教思想影响下,燥石村剪纸内容多为婚嫁、年节、丧事以及地方民风民俗,气氛热烈,感情淳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剪纸艺人洪桂珍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燥石村剪纸注入了新的元素,表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群众喜爱的大红大绿热烈气氛,又有寓含福份、财运、顺遂、兴旺等美好愿望,传统风俗与现代生活相互结合、渗透,融为一体,成为现在燥石村剪纸赖以存在、延续的基础。
剪纸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