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干这位历史名人的家国情怀,让人感动

母亲病逝,他辞官去职,杜门屏迹,守孝三年;国家危难,他招募军士,奋力抗叛,以身殉国。他就是大明榜眼练子宁。

——题记

练子宁(-)名安,以字行,临江府新淦县(今江西省新干县东门村)人。英迈超群,洪武十八年()以贡士廷试对策,力言强国富民之道,擢为一甲第二名(即榜眼)。初授翰林修撰。后任工部侍郎。建文年间(~)改任吏部侍郎,以举贤荐能为己任,政声斐然。

皇帝赐姓

众所周知,百家姓中无练姓,练姓是我国人口稀少的姓氏,未编入宋代编纂的《百家姓》。那么,练姓是怎么来的呢?

始祖东河公,世居河南省河内县(今沁阳),智勇超常,于唐贞观时,为总管府录事参军,诏与李勣伐高丽,献火攻策,焚南苏罗城有功,贞观十九年(公元六四五年)夏历十月,在汉武台庆功大典上,唐太宗李世民以“精练军戎”封公为岐山侯,赐姓练氏,易东为练。

据《练氏家谱》(寻源)记载,河公裔十八世诗志公迁江西新淦,子宁公系三十二世,新淦练氏十五世。其父伯尚,明洪武初任皇帝起居注,富于诗才。后任临汀、镇安二府通判。子宁乃光宗耀祖的楷模。先后配王氏、何氏、曾氏,有五子一女。长子练成经与父靖难,子练观避汀州西山改姓,子练宣童、练任忠避江苏东台梁垛改姓,子练仁善避饶州德兴改姓。女练琼琼周岁被仆人冒死抱走,后平反回新淦,适陈用昌。现居住在本县神政桥乡罗家坊村的练毛毛(年10月生)便是女琼琼的后代。

志操不凡

子宁幼年性资英迈,志操不凡。受父亲“忠孝节义、守份守法”的思想影响,养成一种忠烈之气。练子宁勤奋好学,英迈超群。幼年时求学于同乡长者竹庄先生,先生命赋《水竹居》,子宁立即写出:“千山暮雨石泉通,一夜春雷箨龙长”的诗句,先生惊异不已。练子宁长大后,与同乡才子金幼孜(永乐朝重臣)十分友善,曾对金幼孜说:“子异日必为良臣,我必为忠臣。”一次,他路过安庆,吊唁余忠宣祠,写下了“将军忠节冠荆扬,千载精神日月光。血战孤城身已殒,名垂青史汗犹香。残碑坠泪空秋草,折戟沉沙自夕阳。我亦有怀追国士,为君感慨奠椒浆。”从这首诗中,人们知道他志操不凡,将来必为忠节之士。

殿试出彩

练子宁在洪武十八年参加明太祖朱元璋主持的宫廷考试策中,力言强国富民之道。他在殿试策中直言不讳地指出:“现在朝廷用人,只雇其名而不重其实,往往将有一般能力的人上用,而又因犯点小错就处死”并尽述古人培养任用官员之道理,曰“夫人君之道,在于知人;人臣之职,在于任事。君有知人之明,臣则有任事之实也。”并指出“天下之才无穷,特患人君不能尽用之”,对皇帝讲道,对官员应“大以成其大,小以成其小,量其才而任之以官,因其能而授之以职。果奸邪者,则诛之,果庸劣者,则黜之,又何忍于尽杀戮!”因此文才得皇帝尝识,被授予一甲第二名,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子宁益以名节自砥砺,于是声望蔚然中外。

孝不薄忠

有句成语叫做“忠孝两全”,意思是指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两样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双全”。古人讲忠孝,为人臣者要忠,为人子者要孝。因为忠孝两全实在太难,所以自古就有“忠孝不能两全”之说。然而,子宁便是忠孝两全的典范。子宁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从小耳濡目染。母亲在他懂事的时候,经常勉励子宁说:“以忠厚存心,以修正自立。此汝父之志也”洪武十八年(年)六月巳未,母亲因病不幸逝世,享年61岁。此时此刻,子宁正好留在京城参加会试。在殿试上,天子夸奖子宁直言,拔至第二,并授翰林院修撰。同年八月壬辰开始,回乡料理母亲的后事。据史料记载,“因母丧去职,内艰杜门屏迹,力行古丧。礼服阕,复任翰林,并升副都御史工部侍郎。建文时荐拜吏部左侍郎。公进贤,多退不肖有所建树,后改为御史,与方孝孺齐名”。由此可见,子宁为母治丧,辞官回归故里,闭门谢客,守孝三年。洪武二十年正月庚申将母葬于新淦东山之原。在《太夫人墓志》中,子宁痛心疾首写道:“子宁之不孝,生不能尽菽水之欢,没不克躬其敛视之事,疾病不视,药食不尝。苍天,苍天,痛其可极!”

舍身抗叛

子宁化悲痛为力量,走马上任,致力于国强民富。

建文初年,练子宁与方孝孺等一起受到重用,改吏部左侍郎。以是否贤德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因其任上多所建树,拜御史大夫。

由于藩王的地位特殊,实力迅速膨胀。面对诸王的巨大威胁,年轻的明惠帝和他的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展开了削藩运动。早在北平(今北京)蓄积起力量的燕王朱棣深感对自己不利,以“清君侧”(替皇帝清除身边的“奸臣”)的名义发难,实行觊覦皇帝宝座。建文二年(公元年)举兵南下,三年尘战之后,朱棣攻克南京(史称靖难之役),李景隆打开金川门迎入。

燕王以“清君侧”为名,兴之“靖难”师,李景隆受命征讨,却屡战屡败,被惠帝召回。练子宁察觉到李景隆有通敌之嫌,遂上疏力数国贼景隆之罪,奏请治以死罪。此忠君之计未被采纳,反遭惠帝斥责。子宁愤激叩首,大声呼道:“坏陛下事者,必此贼也!臣作为执法官吏,不能为朝廷除去卖国奸臣,死有余罪。既然陛下赦免李景隆,必不赦免臣之罪,请先将为臣杀死,以谢天下。”练子宁当朝痛哭不止,以死相谏,惠帝马上宣布退朝。宗人府经历宋征、御史叶希贤等皆抗疏,历数李景隆出师无纪,损兵折将,且怀有二心,当诛。但惠帝就是听不进这些忠臣之言。

建文三年(年),燕王朱棣叛兵逼京,皇上召廷臣议大计。子宁义正词严说:“国事至此,尚不能容直言者,有何国也!”建文四年(年)四月二十日,朝廷下诏天下救援京师,派遣御史大夫练子宁、侍郎黄观、修撰王叔英分道征兵。子宁旋即出走临安(今浙江杭州),招募军士,以兵抗叛。后因势单力薄,子宁终被朱棣捕捉。

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靖难师起攻入金川门,景隆开门迎燕王入京,建文逃跑,朱棣入主龙官,大封功臣,凡不服者皆处死。是日子宁公被临安卫指挥缚至殿下。公对上出语不逊,被断其舌。燕王对子宁公说:“吾欲效周公辅成王”!公无舌,用手沾血大书地上“成王安在”?皇帝大怒,当场磔首,并祸连九族。(亲属被杀一百五十一人,充军戍边三百七十一人。昔日练家村四百八十余户残遭祸害。无一幸免,死逃者不计其数。据史记载,其长子外出讨债,三子被家人救走,藏匿民间才幸勉于难。新淦县知县黎锪在祭文中高度评价子宁“父子忠孝,乔梓争辉,高义大节,皎如星日,表范缙绅,风励乡俗”。

平反昭雪

几年以后,有人向朱棣告发正在朝中做官的钱习礼,是练氏姻亲,这时已经清醒的永乐皇帝朱棣对告发者说:假如子宁还在,我都一定会重用他,何况是钱习礼呢?言辞之中,流露出对自己暴行的深深懊悔。然而人死不能复生,无论朱棣如何反省,都对死者毫无裨益了。

在中国历史上,帝位非正常变易,总有一些人殉君、殉道。练子宁忠贞、悲壮一直被历代志士所敬仰,被后世许多帝王所敬重。练子宁磔死后,后人谥他为“忠贞”。明洪熙元年(),仁宗皇帝下迢书追认练子宁为“忠臣”,并将其戍边的亲属皆特赦回来。至时,其女儿方回乡继父业,甚侄济濂,则复练姓。明孝宗弘治年间,临安府同知王佐整理刊刻了练子宁的遗文,书名叫《金川玉屑集》。明武宗正德七年,江西督学李梦阳奉诏在新淦建祠一座,命名为“金川书院”,以祭祀练子宁,祭祀堂取名“浩然堂”。祭堂正中安放着大忠贞中丞练公的牌位,祭堂内有这样的挽联:“移孝作忠,长留乾坤正气;成仁取义,不愧古今完人。”“精神昭日月,叛莫能诛,知其一片丹心,抱恨无穷于地下;景仰赐春秋,舌虽被断,得此万年血食,流芳不朽在人间。”清弘历四十一年(年),乾隆皇帝又下诏追表练子宁的忠贞,称他:“为主殉节,义烈可嘉。”练子宁虽然丧生于统治阶级内部的争利的斗争中,但他崇高的忠烈气节,不屈的坚强意志,一直永铭于人间!

子宁一生博学而文宏,志孝而大忠,舍生取义报先主,割舌忤天无惧色。刚强气节泣鬼神而动天地。孝、忠、义堪为后世子孙之楷模。为此,特撰联以祭之:

大明榜眼,堂堂正气垂青史;古淦忠臣,耿耿丹心化碧涛。

今日推荐

来,一起为新干代言!

数据曝光,新干再也无法低调!

新干人夏夜都不爱待在家的原因,竟是……

数百位新干人深夜来到这里,只为他的这碗粉

小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anzx.com/ftrq/9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