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干人的ldquo年rdquo有

在每年腊月的时候,在新干,就会有一项重要的年俗活动---打糍粑。

糍粑,新干老俵叫麻糍。在我们的记忆里,小时候打糍粑了整个村子里那种过年的气氛真的很浓厚,那种浓浓的人情味和年俗混在一起,就特别让人回味。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村院的没落以及机器渐渐代替了手工,这种气氛也就少了很多。体现地域特色的东西也正在慢慢消失,或许有些村子还在延续这种老式的传统习俗,但气氛远远没有过去那么浓烈,差了很多。

打糍粑,依旧是新干迎春的传统风俗,热乎乎新出的糍粑更是儿时难忘的美味。

糯米

先将上好的糯米用水淘洗干净后浸泡24小时沥干备用,浸泡后糯米加入沸水煮至七成熟,再舀出放在竹筲箕里把水沥干,放入甑子里蒸半个小时左右,糯米饭就蒸好了。

蒸糯米时,最好选用大锅、大灶和木甑,用猛火将糯米蒸熟,这样蒸出来的糯米更香更糯。

糍粑

将蒸熟的糯米饭盛出来,倒入特制的石槽,一人抡着特制的木锤搓打糍粑,另一人置一盆冷水在旁边,把双手沾上冷水后,趁木锤提起来的时机翻揉糍粑。

打糍粑是个技术活,讲究快、准、稳、狠,这样糯米才能打得均匀,打得瓷实,黏糊糊的有韧性。

以前农家人口多,有的家庭要打一担箩筐糯米的麻糍(约斤),所以石臼很大。一臼打两斗米饭(约12斤)。每到打麻糍,兄弟邻里互相邦忙,三五个壮汉,手握来杵,在寒冷的隆冬腊月,打得满头是汗。

打麻糍讲究节气。农户一般在腊月立春前打好麻糍。据说,过了立春打麻糍粘性变差,口感也打折扣。

糍粑

将打好的糯米团放到铺好的簸箕里,一捏一拧一搓,就做成了圆溜溜的糍粑,这样就可以食用了。

打好麻糍分块状和个状。麻糍凉干后,放入用油茶籽壳浸好的凉水陶瓮或缸里,用于保鲜增香着色。麻糍保鲜期很长,可从腊月吃到来年清明节。

打糍粑是辰溪相沿已久的农事习俗,通过手工劳动打出来的糍粑别具风味。

糍粑

粑粑的吃法很多,麻糍作为春节的主要茶点,可煮,可烤,可煎,可炸。热乎的时候还可以生吃。最常见的都是炸着吃,然后把糖撒在上面,软糯香甜。

我最喜欢烧粑粑吃。煮的煎的不如烤的,烤着吃最好吃,是我小时候冬天特爱的事,是最过瘾的吃法。

有人说新干的冬天太冷,怎么着都不舒服,可是,你看,在我们新干冬天有许多值得期待的东西,有好吃的,有好玩的。一到正月过年,家家煎炸麻糍时的香气,更是比吃到肚里还有味道。村村弥漫着麻糍的浓香,成为乡村一道久久回味的年景。

隔着屏幕已经闻着香味了

在外的老乡们

今年回家打糍粑吗?

有些人已经在路上了哟!

                







































中科公益爱心
白癜风怎样才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anzx.com/xgxtc/9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