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干传统竹马舞诙谐有趣自清代欢跳至今

04

▲竹马舞是新干县一项传统的民俗表演。

竹马舞作为新干县的传统民俗表演,从清光绪年间诞生开始,便颇受当地群众喜爱。据悉,竹马舞由一大(“五马送喜”)四小(“五马送子”“五马拜寿”“五马迎亲”“五马上梁”)完整的表演系列组成。其表演内容活泼生动,气氛喜庆热烈,极具艺术观赏性。

谢舒婷晨报首席记者康婧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在华夏民族发展的进程中,地方民间舞蹈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堪称体现地域文化、生活习俗及人们精神风貌的“活化石”。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的竹马舞因融合了地方独特民俗及礼仪活动的遗风,成为当地民俗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清光绪年间传入新干

因演员腹前安小马得名

竹马舞,因在5位(3男2女)衣着红、黄、绿、白、黑5种颜色的青少年腹前安一只竹质小马,腰后用竹片弓成半弧,以服装后襟覆盖,舞动时俨若跨马奔腾而得名。记者了解到,新干竹马舞在清光绪年间传入新干,历史悠久,主要盛行于金川镇、麦斜镇、溧江乡一带。

记者从新干县文化馆了解到,清光绪二十年(公元年),新干老药师黄在中在山东、河南等地经营生意时,发现这些地方的“跑驴”(赶驴)杂耍十分有趣,遂请求杂耍师傅教其“跑驴”,学成之后带回家乡表演。竹马舞起初因舞者扮作各路“神仙”骑马游春,走村串巷入户,寄托人们祈福纳吉的美好心愿而被称为“神马”。

后来,随着时间流逝,这种舞蹈经民间艺人不断发展完善,逐渐成为了深受群众喜爱、富有地方特色的新干民间舞蹈。吉安文史专家于力勇告诉记者:“竹马舞深深植根于庐陵文化,是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

舞步诙谐有趣

特色行话寓意深刻

据了解,竹马舞的舞步诙谐有趣,主要包括起马、尖马、跳马、踩马、鞭马、滚马、娇马、收马八个基本动作。每个动作由白马(小生)为领头走四门(即朝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作表演),其他依次相随。

从事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数十载的学者万叶告诉记者,竹马舞除了八个基本动作外,还有骑马步、花梆步、退马等基本表演步伐,另加上双交叉、走重八字(串)、滚马转、梅花串等灵活多变的舞台调度和队形变化,使竹马舞在表演过程中更加生动活泼,且更具艺术观赏性。

深深植根于庐陵文化的竹马舞,在长期的表演过程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行话,如表演过后,舞者不卸下马头,而是松开勒缰绳的手,使马头下垂,此举称为“五马下窠”,表示表演者要在此用餐;表演者卸下马头,将五只马整齐靠拢排列,此为“五马打堆”,表示要在此住宿。另外,无论进出村(场),马头都不得往后,意为“好马不吃回头草”“马到成功”。

表演内容丰富多样

用打击乐伴奏烘托气氛

新干竹马舞的表演内容十分丰富,主要由五部分组成,通过不同的场合表演不同的内容。贺新年时,表演“五马送春”;祈子求童时,表演“五马送子”;祝贺寿庆时,表演“五马拜寿”;嫁娶新婚时,表演“五马迎亲”;建房上梁时,表演“五马上梁”。竹马舞表演时,常用打击乐(板鼓、梆子、堂鼓及锣、钹)伴奏,以烘托气氛,表演者的舞步以及手势、眼神都至关重要。

新干竹马舞老艺人郑兆海向记者介绍称:“音乐、舞步和眼神都可以令人难忘,也浓缩了百姓对这一古老民间舞蹈的情感。”表演过程中,五马没有台词,只有肢体语言和故事情景的展现,观看者可以自由联想故事情节。

竹马舞的整个表演都是在音乐的配合下进行的,气氛欢快。开场使用“嘟嘟嘟”的鼓点子为引,似马蹄声声响。紧接着是“叮铃叮铃”的马铃声,好似马队缓缓走来。表演过程中,锣鼓点子随情绪节奏的变化而变,如做“起马”“娇马”动等作,使用速度较缓的《长行锣》;如做“尖马”“鞭马”等动作,则用快速的《京锣》;表演“滚马”场面时,则用《急急风》《乱槌》等鼓点子,将气氛推向高潮。

现代艺术表演形式涌现

竹马舞一度陷入尴尬境地

新干竹马舞最初寄托的是人们祈求生活安定的美好愿望。经过漫长的演变,其不断发展变化以适应新的潮流,现在主要以逐疫纳吉为目的。

“竹马舞从产生伊始就是新干百姓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但由于时代的变迁,现代艺术表演形式不断涌现,人们审美情趣也随之渐渐发生了改变,原本能够随处看到的竹马舞如今只有重大节日才会上演,甚至一度处于停滞状态,陷入了尴尬境地。”郑兆海说。

尽管历史悠久的竹马舞在新干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但年轻人大多不愿意学,导致传承出现了断层,这也是包括竹马舞在内的多数传统民俗活动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郑兆海告诉记者:“有的竹马舞队以前从农历正月初一到十六,每天都要到十多个村庄表演,而现在除了农历正月初一及十五这两天,平时基本看不到竹马舞。”

加大挖掘和抢救保护力度

让竹马舞焕发新颜

虽然在传承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为了让竹马舞这一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永远流传下去,新干县相关部门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等,让产生于清代的竹马舞焕发新颜。

▲竹马舞自清代开始在新干盛行。

如今,在“不保护传统会丢失自我”的时代背景下,新干县文化部门专门组建起一支保护竹马舞的队伍,走村串户进行表演。并聘请省内较有名望的编导和当地竹马舞表演艺人,对竹马舞进行重新整理和再创作,同时,积极发掘和培养竹马舞表演新秀。

此外,新干县充分利用农村文化志愿者这一群体的优势,在溧江镇建立起首支竹马舞表演队,让竹马舞走进更多人的视线,让更多人去学习和继承。

往期回故

·江西风景独好·打卡万安邂逅旧时光

·宜春王子巷地下“深藏功与名”

·江西风景独好·“仙源灵境”奉新璀璨千年

执行主编:康婧

责任编辑:涂晓珺

编辑:周震琴

晨读江西│一个有文化的







































北京白癜风专科哪里最好
哪里治疗白癜风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anzx.com/xgxtc/8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