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县学姐学长们高考祝福
新干县高考誓师大会火热场面!
高考大幕开启,记忆的盒子又被打开,朋友圈里网友们晒出了深刻的高考回忆,还有人用特殊软件为自己重新制作了一张年的高考准考证。从年恢复高考至今,高考记忆深埋在几代人的心中,恢复高考后,青年们从工厂、从农村涌入考场追寻梦想;高考扩招之前,考生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扩招之后,更多学子实现上大学的梦想。高考路上,为之奋斗的心路历程,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是青春岁月里一段宝贵经历,高考托起了我们青春年少时的梦想!
上世纪70年代的高考生——从工厂从农村投入考场追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授、硕导,地方文化研究所所长黎传绪在年参加了全国统一高考,当时26岁的他还是江西省制药厂的一名普通工人。“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我没能报考上年的高考,第二年顺利报上了名,记得当年我是在南昌下沙窝的临时高招办报名的,由于报考的是文科,我都弄不清楚要不要考数学,高招办的同志告诉我,他也不是很清楚,要等准考证发下来才知道,6月底发下来准考证,距离我的高考还剩半个月左右的时间,确定还是要考数学科目。”黎传绪说,十年没有摸过数学书了,最后这段时间他就集中精力复习数学。“现在想起当年高考考场上我们的试卷题目,比现在是要容易许多,但大家都是从农村、从工厂投入到考场中去,非常难能可贵。”黎传绪说,当时大学录取比例很低,用“天之骄子”来形容大学生,但年轻人仍勇敢渴求知识、追求心中的梦想。
上世纪80年代的高考生——大学录取率很低很多人念“高五”“高六”
年,20岁的吉安新干农村小伙刘林怀揣着梦想报名参加高考。刘林回忆,当时整个县城参加高考的学生都集中在一所学校里,提前好几天就搬到学校宿舍备考。“当时天气很热,我记得已经进入农历七月,宿舍的蚊虫蛮多,但是那几天我们还是点着蜡烛一直到次日凌晨。”刘林介绍,天气太热了,高考那几天他们考完就跳进水里游泳洗澡降暑。
与刘林同一年参加高考的南昌铁道报社记者部主任杨春如说,他是在南昌县莲塘参加高考的。“我记得当时从老家乡下骑辆自行车去考试,考完试又自己骑车回家,不像现在家长都陪考,当时父母都比较忙。”杨春如说,他参加高考的时候,大学本科、专科和中专放在一起招录,一个班上80个人,能考取的顶多8个左右,录取率很低。“我很多同学都念了‘高五’、‘高六’,那个时候的拼劲还是很足的。”杨春如说。
上世纪90年代的高考生——高考渐成全社会北京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是哪家北京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