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功夫在诗外

晚上一群人在老友记喝茶,都是超哥的朋友,超哥挨个介绍这些大咖,有的是位高权重,有的是学富五车,有的是哥们情深...

后来,又来了一位美女,也是超哥的朋友,超哥介绍说,“这位美女刚跑完全马...”;

现场立刻一片哗然!

看上去,这位美女的颜值和体型都跟运动沾不上边,据说是一位宣传工作者,这就更和体育有距离了。

超哥介绍说,“我很佩服她,平时有工作,还要带小孩,能跑完全马真是厉害!”

美女自己说,去年跑完半马很轻松,今年就选择跑全马了,她还说,以前练习多一些,最近就是一周练跑两三次...

上午有个大学校友也在朋友圈晒图,连他自己都发出感叹,“居然跑完了十公里”

我这个校友在设计院上班,估计平时也没做什么刻意练习。

很多人都听说过“1万小时理论”,也听说“刻意练习”的说法;

那么,刻意练习和业务选手之间真的是平行线吗?

答案是未必!

通过前面两个跑马的故事就能看出一些,很多长期坚持跑步的人,未必都能跑完全马。

就像后面这位校友说的,“配速还是可以的”,意思是配速很重要!

配速指的是方法,也就是说,“刻意练习”的关键不是时间,而是方法!

我想,那位美女和这位校友,都是掌握了一定核心方法的,才能以“业务选手”的角色轻松跑完全马。

“老手”通常理解为干的时间长,但高手却指有独门方法技巧的人,所以,有时候“老手不一定就是高手!”

超哥是一位有思想的大哥,他年纪要比我长一轮多,但通过接触却发现,他喜欢交各种朋友,朋友们也喜欢他的性格;

所以今天喝茶时,有人说叫“超哥”、有人说叫“超弟”,超哥说,他在我面前算是叔字辈,所以按理说,我要叫他“超叔”。

超哥朋友多,有个原因是,他喜欢帮朋友,也善于捧朋友,逢人就夸赞;

除了正能量的思维外,我觉得这属于情商高的表现,如果是领导,那就叫“有艺术”。

今天超哥也跟朋友们介绍我,“大鹏每天写文章,我几乎每篇都看了,这个老弟非常不错...”

习惯了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写文章,怎么坚持天天写?”

起初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我觉得自己写文章并没有抱着什么目的,因为写作并不能给我带来什么立竿见影的收获,既不能成名,也没有收入..

但问的人多了,我就也问自己,“什么原因呢?”

我真实的回答,“纯属爱好!”

没错,我只是把写作当作爱好,就好像有人喜欢跑步,有人喜欢游泳,有人喜欢唱歌...

而且,我越来越觉得,我应该把写作当作一项“严肃的业务爱好!”

为什么呢?

因为,对我而言,写作是一种享受,是自己跟自己的对话,无需外界的督促,也不要自我暗示的坚持。

如果叫我坚持跑步,我会感觉,“坚持很痛苦!”

如果叫我写作,我觉得“坚持很享受!”

所以,找到一件想做的事,去享受,而不是坚持,这样做起来会更轻松!

我相信跑全马的那位美女和校友,应该也是这样的心态。

看过《中国好声音》和《出彩中国人》节目,你会发现很多优秀的歌手都是业务选手,很多拥有独门绝技的人,也都不是刻意练习的结果。

当然,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问:21世纪什么人才最贵?

答案当然是天才!

那么除了天才,什么人才第二贵?

答案是专才!

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需要很多专才,天才靠天赋,而专才就需要靠“刻意练习”,比如从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到成为土木高级工程师,就需要“刻意练习”的过程。

然而,尽管专才很贵,但是你会发现,专才往往都在重要的专业岗位,而真正领导这些专才的CEO或董事长,却不属于专才类别。

他们往往属于通才!

美国人选择没有行政经验的特朗普做总统,就说明领头羊做“通才”的价值和重要性,要大于做“专才”。

不管做宣传的美女,还是做设计的校友跑完“全马”,又或者是做生意的特朗普总当统,包括学土木的我,哪天准备出一本书了,其实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很多时候“功夫在诗外”。

今天聊的是一个辩证思维的话题,所以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

年轻人应该多讲讲“刻意练习”,而出来混的话,就要多想想“功夫在诗外,处处皆修行”。

两者有什么区别呢?各自去理解吧!

我是大鹏,“大鹏说”







































治疗皮肤病最好医院
吡美莫司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anzx.com/xgxtc/1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