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生辰文化历史悠久,人的一生可以说是由生辰礼俗所延伸,有很多地方从周岁起就开始了逢十年一次的祝寿礼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新干的生辰寿庆文化。
01新干历来作兴小孩出生后做“三朝”“满月”“周岁”“十岁”(男孩虚九岁,女孩则实十岁),也有兴“满百日”的,以示庆贺生辰。一般均由外婆牵头“叫起”,亲朋好友均应送贺礼,东家应请亲友吃酒,还要向全村、街坊送面。
俗话说:“三十不晓,四十不知,五十杀只鸡,六十满天飞,七十古来稀。”大人(成年人)做寿,一般做50岁、60岁、70岁、90岁、岁(均男虚,女实)等。旧有“做八冇发达”之说,故很少人做80岁。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好转,加上科学技术的发达,人们的平均寿命已大大延长,民谣云:“三十不晓,四十不知,五十杀只鸡,六十满天飞,七十古稀今不稀,八十还是小老弟,九十、一百有的是。”
改革开放,“八”字走运,谓“吉利”字眼,故亦有做八十岁的,均由女儿牵头“叫起”,向父母送面送寿礼、衣裳等。
02给母亲做寿则应买金耳环、戒指等礼品,同样要摆酒、送面、点烛插香,鸣放长爆竹(一般在早上天快亮时)。点烛也点大红烛,从早上(6时)发烛,一直点到当晚照毕。
在民间的饮食习俗中,过生日都要吃面条以示庆贺,寓意“长寿面”,意在祝福庆生者益寿延年。
03旧社会的大户人家,如今的大款老板、官宦做寿则场面十分阔气,飞联挂红,张灯结彩,甚或请戏班子,放电影等。
90年代时作兴到电台、电视台点歌,拟祝词一并播映,祝贺生辰寿庆。那是一个前互联网时代,所以说电视的这个媒体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如今大部分新干人的生日,每年都过,亲朋好友们之间相聚一餐,一个创意生日蛋糕,手机当天能收到大家发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