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
吉安,是江西省地级市。古称庐陵、吉州;元初,取“吉泰民安”之意改称“吉安”。境内有佛教圣地——青原山,产生了禅宗青原派,吉安因此名扬海内外。吉安位于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西接湖南省,南揽罗霄山脉中段,据富饶的吉泰平原,是江西建制最早的古郡之一,是赣文化发源地之一。吉安是赣文化三大支柱之一,自古乃人文渊源之地,孕育了自成一系的江右庐陵文化,素有“金庐陵”、“江南望郡”、“山水福地”、“文章节义之邦”、“状元之乡”、“才子之乡”、“庐陵风光半姑苏”、“将军市”、“红色摇篮”、“革命圣地”的美誉。吉安有革命摇篮井冈山、武功山、羊狮慕、白鹭洲书院、吉州窑、庐陵文化生态园、文天祥纪念馆、渼陂古村、陂下古村、燕坊古村、快阁、槎滩陂等著名景区景点。
历史沿革:
夏、商两代,属于扬州西境,干越。
周代,属吴、越、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年),始置庐陵县,属九江郡(郡治在今安徽六安市寿春县城关镇)。
西汉高祖元年(前年),秦亡,楚、汉争霸时,英布为九江王,庐陵县属九江王国。汉高祖五年(前年),颍阴侯灌婴渡江平定楚地后,析九江郡地,设立豫章郡(郡治在今南昌),郡领18县,庐陵县属豫章郡。
新始建国元年(9年),改豫章郡为九江郡(郡治仍在今南昌),改庐陵县为桓亭县。
东汉建武元年(25年),桓亭县复名庐陵县。
东汉初平二年(年),析豫章郡地始设庐陵郡,庐陵县改名西昌县,县属庐陵郡(郡、县同治)。
东汉兴平元年(年),孙策分豫章郡置庐陵郡,郡治在今泰和县城西北15千米处,辖西昌、高昌、石阳、巴丘、南野、东昌、新兴、吉阳、兴平、旧城10县。建安四年(年),郡治迁西昌县治(今泰和县城西1.5千米)。
西晋元康元年(年),庐陵郡治迁石阳城(今吉水县城东北8千米处)。
东晋咸康八年(年),太守孔伦迁建郡城于今吉安市区孔家湾附近。
隋开皇十年(年),庐陵郡改为吉州,迁建州城于今吉安市区赵公塘一带。大业三年(年),吉州复改为庐陵郡,统庐陵、泰和、安复、新淦4县。
唐武德五年(年),再改庐陵郡为吉州,领庐陵、太和、安福、新淦、永新5县。永淳元年(年),迁建州城于今吉安市区北门街道辖区内。天宝元年(年),改吉州为庐陵郡;乾元元年(年),复改庐陵为吉州。
宋开宝八年(年),置吉州庐陵郡军事。南宋绍兴年间(年—年),吉州庐陵郡领庐陵、吉水、安福、太和、龙泉、永新、永丰、万安8县。
元至元十四年(年),废吉州军事,置吉州路总管府,领庐陵等8县;元贞元年(年),改吉州路为吉安路,辖吉水、安福、太和、永新四州、五县,取吉水、安福两州各一字命名为吉安路,寓“吉泰民安”之意,“吉安市”之名自此始。至顺年间(年—年),析永新地设永宁县。
明太祖壬寅年(年),废吉安路,置吉安府,领庐陵、太和、吉水、永丰、安福、龙泉、万安、永新、永宁9县;二年(年),太和改为泰和,吉安府领庐陵、泰和、吉水、永丰、安福、龙泉、万安、永新、永宁9县。清初沿明制,乾隆八年(年),析永新、安福地置莲花厅,吉安府辖9县1厅,直到清末。
民国元年(2年),废吉安府,莲花改厅为县,各县直属江西省;民国三年(4年),置庐陵道于宜春,龙泉、永宁、庐陵三县分别改名为遂川、宁冈、吉安市县,庐陵道共辖赣西萍乡、宜春、分宜、新喻、清江、万载、宜丰、上高、高安、莲花、安福、永丰、宁冈、永新、泰和、万安、吉安市、吉水、遂川、峡江、新淦21县;民国五年(6年),庐陵道迁至吉安市;民国十五年(年),废庐陵道,各县直属江西省;民国二十一年(年),置第九行政区公署于吉安市,辖永丰、万安、吉水、泰和、峡江、吉安市6县;民国二十八年(年),改第九行政区为第三行政区,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于吉安市,辖永丰、安福、万安、吉水、泰和、峡江、吉安市、宁冈、遂川、莲花、永新11县。
民国三十八年(9年)6月30日,成立吉安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7月28日,析吉安县石阳镇及近郊建吉安市;9月,吉安分区改为吉安专区,辖1市11县。
年,南昌专区的新淦县划入吉安专区。年元月,吉安市改为吉安镇;12月16日,复名吉安市。年,吉安市改为省直辖。年,新淦改为新干。年,吉安市划为吉安专署领导。年1月1日,撤宁冈县并入永新县;7月1日,宁冈县从永新县析出,以宁冈县原行政区域(划出潮江公社对换永新的拿山公社)为主,加上遂川县的井冈山乡,成立井冈山管理局,归省直辖;11月17日,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并于年1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宁冈县建置,与井冈山管理局合署办公;年12月6日,宁冈县与井冈山管理局分治,宁冈县属吉安专区;年5月,改吉安专区为井冈山地区,井冈山管理局改称“井冈山革命委员会”并划归井冈山地区管辖;年,恢复省辖管理局;年,井冈山地区改名为吉安地区;
年10月,设立井冈山县,隶属吉安行署;年12月,建立井冈山市。
2年,莲花县划入萍乡市。年5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吉安地区,成立地级吉安市,同时撤销宁冈县并入井冈山市;8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吉安市人民政府。同时,撤县级吉安市,成立吉州区和青原区。并将宁冈县与井冈山市合并,组建新的县级井冈山市,直隶江西省,吉安市代管。
风景名胜:
吉安市境内井冈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山”,属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市内还有武功山、青原山、玉笥山、白水仙等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世界保存最大最完整的古窑遗址吉州窑,以及白鹭洲书院、新干商墓遗址、永丰西阳宫等一大批人文古迹。
庐陵文化旅游景点
庐陵文化生态园
庐陵文化生态园是展示吉安市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型城市公园,占地五千余亩,主要景点有:始建于明代万历三十一年(年)的文塔(现重建更名为文星塔)、喷水高度达到米(建时亚洲第二高)的水幕电影音乐喷泉、树龄达二千多年的庐陵千年古樟、江西省乃至全国最大的万寿宫,此外还有庐陵堤,庐陵民俗馆,庐陵湖等景观。
吉州窑遗址
吉州窑坐落在吉安市县永和镇西侧一块约2千米长、1千米宽的平地上,24座古窑包如岗似岭,分布其间。这里曾是古东昌县县城所在地,属吉州管辖,故称“古州窑”,是中国保存完好的古名窑遗址之一。
白鹭洲书院
白鹭洲书院位于吉安市东赣江中的白鹭洲上。白鹭洲方圆数十里,因形似白鹭得名。白鹭洲书院建于南宋淳佑元年(年),吉州太守江万里为来此讲学的朱熹、周敦颐、程大中、邵雍、张载、程颐等6位儒学大师立祠建书院。宋理宗御赐“白鹭洲书院”五字。白鹭洲书院被世人列为江西四大书院之一。该书院培养造就了文天祥、刘辰翁、邓光荐等众多状元进士天下栋梁。
青原山净居寺
在吉安市东南15华里处有青原山,山上有净居寺。净居寺建于唐开元二十九年(年),为佛教禅宗青原派开创者行思的道场,因此,自唐代起,青原山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后来,青原系对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有很大影响,成为日本佛教的正宗,青原山这座佛教圣地也由此在海内外广为人知。
青原山主要建筑物有:青原山祖关、大庙、七祖塔、待日桥、钓台石、五笑亭等。以大庙最为壮观,正门上镌刻文天祥手书“青原山”三字。庙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阁等。
此外,青原山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历代名人(如颜真卿、苏东坡、文天祥等)曾在此游览,也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快阁
快阁雄踞在泰和县城东侧的泰和中学校园内。这座阁楼始建于唐代乾符元年(年),距今已有多年历史,初为奉祀西方慈氏(俗称观音大士)之所,名“慈氏阁”。
欧阳修纪念馆
欧阳修纪念馆位于永丰县城恩江北岸的永叔公园内,主体建筑有宰相府、明道阁、致用阁等,馆内开辟了欧阳修生平事迹陈列室,全面扼要地介绍了欧阳修的生平、政绩以及文学、史学等方面的贡献。公园内还有醉翁亭、六一亭、至喜亭、泷冈阡表碑亭等建筑。
西阳宫
西阳宫是位于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故里永丰沙溪镇的一座三殿并列的古建筑群。前面有一座高大的圆型拱门,门顶上方书有赫然醒目的“西阳宫”三个大字。右侧是泷冈书院,左侧是欧阳文忠公祠,以及泷冈阡表碑亭。欧阳文忠公祠与拱门相对,为递进式双厅结构。泷冈阡表碑亭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双层楼阁。[23]
钓源古村
钓源古村位吉安市城西17千米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AAAA级风景区)。北宋年间,与欧阳修同宗的欧阳氏后裔在此肇基,距今近千年。村人尊欧阳修为宗,村内建有文忠公祠堂,“文行忠信”牌匾高悬。村庄建筑东西南北向,布局呈八卦图形,宛如迷宫。青石板铺成的巷子前窄后宽,余幢犹存的赣派建筑屋角皆为弧形,古建筑内外亦有木雕、石雕、木刻、石刻、彩绘和镏金字画。
渼陂古村
渼陂(中国历史文化名村,AAAA级风景区)位于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已有近千年历史。全村有保存完好的明清赣派建筑栋,其中祠堂7座,书院5座,牌坊3座。村内28口水塘环绕,取二十八星宿之意。其中总祠永慕堂,占地一千多平方米,翘角飞檐,镂花斗拱,红石檐柱,石柱四面皆镂刻着嵌有“永慕”二字的20余副长联,可以看作楹联、书法、石刻、建筑艺术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博物馆。共和国名将梁兴初、梁必业、梁仁芥将军,革命烈士梁一清,都是渼陂村人。
燕坊古村
燕坊古村位于吉水县金滩镇,经赣粤高速公路从吉水互通口下10公里可到或由朱北公路直达,距吉安市区20公里。燕坊古村是一个明清古建筑群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名村,现存明清建筑处,包括宗祠、学堂、牌坊、民宅、古井、古塘、古墓、古牌坊、明清家具、古雕刻等建筑,均保存完好。
自然风光
井冈山风景区
年秋,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胜利的正确道路,因而井冈山以革命摇篮的盛誉,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全市革命旧居遗址遍布,其中属国家级保护的有10处。井冈山被朱德称为“天下第一山”,为国家首批风景名胜区,享有“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美誉。
此外,这里还有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烈士纪念塔,北山碑林,红四军军部旧址,毛泽东、朱德、陈毅旧居,大小五井及黄洋界、桐木岭、双马石、八面山、朱砂冲五大哨口等大量革命遗址可供参加瞻仰。
武功山
武功山位于吉安市安福县西北部。主要景观分布在三天门、观音岩、金顶这3个景区之中。三天门景区位于武功山主峰金顶的南面约5千米处,海拔米。三天门古称图坪坳,四面环山,宽阔平坦,周围还有众多的深谷飞瀑。这里保存有较好的次原始林带,名木古树。龙潭瀑布、白龙岩瀑布是景区内两个较大的飞瀑。由三天门往西,沿“之”字形古道登山,约3千米便到了观音岩。
汤湖温泉
汤湖温泉(AAAA级风景区)位于吉安市遂川县汤湖镇,出水表面温度达摄氏84度,自然流量每昼夜达立方米,为江西省温度最高,流量、压力最大的地热资源、区之一。据勘查,汤湖温泉发源于湖南的一股冷泉,因汤湖的地壳在历史上有过断裂,地壳转薄,冷泉在炽热岩浆的熏蒸之下,从这里奔涌而出,成为了温泉。县志上早有记载:“大鄢泉有口气如沸,可熟羊豕。”历史上,这里有自然泉10余处,主泉称“大汤湖”、“小汤湖”,泉四周有9个土墩,热水顺坡而下,民间戏称为“九龟下潭”。
玉笥山
江西峡江玉笥山具有道家文化色彩。历代名流在山中观光游览,留下大量的诗词歌赋。著名山峰有“三十二奇峰”,即大白峰、元皇峰、降真峰、三会峰、双龙峰、秦望峰、挂冒峰、复箱峰、芙蓉峰、乱石峰、翳石峰、上方峰、下方峰、紫虚峰、石桥峰、观音峰、太阳峰等。各峰形如其名惟妙惟肖,峰峰苍翠欲滴,浮青佛绿。玉笥山自秦代以来,历为方士、道士修真炼丹之所,为江西道教名山。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记》中列为“第十七法乐洞天”、“第七郁木福地”。3年2月4日,经江西省林业厅批准,玉笥山成为吉安市首批省级森林公园;5年7月11日,玉笥山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正式确定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年3月进行全面旅游开发。
赣州市:
赣州,简称“虔”,别称“虔城”,也称“赣南”,是江西省的南大门,赣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以山地、丘陵、盆地为主。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示范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赣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原中央苏区所在地、万里长征的起点城市,文天祥、周敦颐、海瑞、王守仁、辛弃疾和中共第一代核心领导人皆在赣州主政过。赣州是中国魅力城市之一,有着千里赣江第一城、江南宋城、红色故都、客家摇篮、世界橙乡、世界钨都、稀土王国和世界风水堪舆文化发源地等美誉。
建制沿革:
赣州形成行政区的历史悠久。三国·吴嘉禾五年()设置相当于市一级的行政机构——庐陵南部都尉。宋代分设南安、赣州两个政区,简称“南赣”。又因地处赣江上游、江西南部,并于清康熙年间和民国初先后置分巡赣南道和赣南道,亦俗称“赣南”。
秦汉三国
秦统一六国后的公元前年,分天下为36郡,赣南属九江郡。
公元前年,秦发大军50万分五军南下五岭,其中一军驻守庾岭界,设立南壄县,隶属九江郡。这是赣州境内建立政权之始。
两汉
汉高祖元年(前年),南壄属楚。
汉高祖四年(前年),改九江郡为淮南国,南壄县隶属之。
汉高祖五年(前年),汉灭楚,赣州开始被西汉王朝所管辖。
汉高祖六年(前年),置豫章郡,治南昌县,辖18县,其中赣南3县隶之:南壄县(约辖今南康、大余、上犹、崇义、信丰、龙南、定南、全南等地)、赣县(约辖今章贡区、赣县、兴国等地)、雩都县(约辖今于都、宁都、石城、瑞金、会昌、安远、寻乌等地)。其中赣县、雩都县为新增设县。
西汉末年(9~23年),改豫章郡为九江郡,赣南3县隶之。
东汉建武元年(25年),九江郡复名豫章郡,南壄改为南野,赣南3县仍隶之。
建安五年(年),分豫章郡置庐陵郡,赣南3县隶庐陵郡。
三国
三国吴嘉禾五年(年),析庐陵郡置南部都尉,隶扬州,治于都。领雩都、赣县、平阳(由赣县分出,即今兴国)、阳都、揭阳(析于都白鹿营地置阳都,析阳都陂阳地置陂阳县,随后改为揭阳)、南安(由南野分出,约辖今南康、信丰、龙南、定南、全南等地)、南野(约辖今大余、上犹、崇义等地)7县。
两晋隋唐
晋太康元年(年),改南安为南康,改阳都为宁都,改平阳为平固。
晋太康三年(年),撤销庐陵南部都尉,置南康郡,郡治雩都,将南野并入南康领6县。
晋太康五年(年),改揭阳为陂阳。
晋太康十年(年),赣县移县治于葛姥城(今章贡区虎岗一带)。
元康元年(年),南康郡改属江州都督府。
永和五年(年),郡治从雩都迁至赣县(章、贡两水间,今章贡区)。
南朝梁大宝元年(年),南康郡地大余改属广东东衡州始兴郡。
南朝陈太建十三年(年),大余改隶广东东衡州安远郡。
隋开皇九年(年),改南康郡为虔州,隶属于洪州总管府。平固并入赣县、南野并入南康、虔化并入宁都。
隋开皇十三年(年),陂阳县设石城场,并入宁都。虔州辖赣县、雩都、南康、宁都4县。
唐贞观元年(年)分全国为十道,虔州隶江南道,辖县沿袭隋制。
永淳元年(年),析南康东南地复置南安县(约辖今信丰、龙南、定南、全南等地),虔州领5县。
神龙元年(年),复置大余县,虔州领6县。
天宝元年(年),南安改名信丰县,并分出原南安地置百丈泉,后改虔南镇。
贞元四年(年),分出雩都三乡和信丰一里复置安远县,虔州领7县。
天佑元年(年),从雩都县分出象湖镇置瑞金监。
五代十国
后梁开平三年(年),虔州属梁。
开平四年(年),以虔、韶2州置百胜军。
南唐升元元年(年),改百胜军为昭信军,虔州属之。
乾化元年(年),析南康县地置上犹场。
南唐保大十年(年),改上犹场为上犹县,翌年改瑞金监为瑞金县,虔南场为龙南县,石城场为石城县。至此,虔州领11县:赣县、于都、信丰、南康、大余、虔化、安远、上犹、瑞金、龙南、石城。
两宋元明
宋开宝八年(年),改昭信军为军州。
太平兴国元年(年),改军州复为虔州。
太平兴国七年(年),从赣县分出潋江镇7乡及庐陵泰和部分辖地置兴国县,从于都分出县东南6乡于九州镇置会昌县,虔州辖13县。
淳化元年(年),以虔州原辖南康、大余、上犹3县另置南安军,治大余。虔州领10县,为赣南分设两个政区之始。
宣和三年(年),龙南县改名为虔南。
绍兴二十三年(年),校书郎董德元以“虔”字为虎头,虔州号“虎头城”,非佳名,奏请改名,诏改虔州为赣州(取章、贡二水合流之义,且保留虔字的底部“文”,故称为赣),赣州名始此。同时,虔化县改名为宁都,虔南县复名为龙南。
元至元十三年(年),改江南西路为江西行中书省,赣州、南安军隶江西行省。
元至元十四年(年),赣州、南安军分别改为赣州路总管府、南安路总管府,隶属与领县如旧。
元至正二十五年(年),赣州、南安两路改为府。
明洪武十八年(5年),江西分为5道,赣州、南安2府均属岭北道。
成化十三年(年),设分巡岭北道于赣州,赣州、南安2府属之。
弘治七年(年),置南赣巡抚都察院于赣州,称虔院。
正德十一年(年),置巡抚南赣汀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辖江西的南安、赣州,广东的韶州、南雄州,湖南的郴州和福建的汀州等州府。
正德十二年(年),从上犹、南康、大余3县划出部分辖地置崇义县,属南安府,至此,南安府领4县:大余、南康、上犹、崇义。
嘉靖三十六年(年),增设分守岭北、岭东、岭南、漳南4道,统于虔院。岭北巡、守两道治赣州,赣州、南安2府隶之。
隆庆三年(年),从安远、信丰、龙南3县划出部分辖地置定南县,隶赣州府。
万历四年(年),以安远县原辖寻乌等15堡另置长宁县,隶赣州府。至此,赣州府领12县,南安府领4县。
清史民国
清顺治十年(年)至康熙八年(年),先后撤销南赣守抚和巡、守两道。
康熙十年(年),置分巡赣南道,辖赣州府、南安府。
雍正九年(年),改分巡赣南道为分巡吉南赣道,增辖吉安府。
乾隆十九年(年),升宁都县为宁都直隶州,辖瑞金、石城2县,为赣南分设赣州府、南安府、宁都直隶州3个政区之始。同年,改分巡吉南赣道为吉南赣宁兵备道,增辖宁都直隶州。
民国元年(2年)废府(州)、厅设县,省直接下辖县。
民国三年(4年),江西设浔阳、豫章、庐陵、赣南4道。赣州属赣南道,道治赣县,辖赣县、于都、信丰、兴国、会昌、安远、长宁(现寻乌县)、龙南、全南、定南、宁都、瑞金、石城、南康、大余、上犹、崇义17县。
民国十五年(年),废赣南道,省直接辖县。
民国二十一年(年),江西省省划为13个行政督察区,赣南各县分属第九、十一、十二、十三督察行政区。兴国县归第九行政督察区。第十一行政督察区辖赣县、南康、信丰、上犹、崇义、大余6县,行政督察专署驻赣县。第十二行政督察区辖宁都、广昌、石城、瑞金、于都、会昌6县,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宁都。第十三行政督察区辖龙南、定南、全南、安远、寻乌5县,行政督察专署驻宁都。
民国二十二年(年),第十一、十三2个行政督察区合并,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先驻大余,后迁赣县,辖11县。
民国二十四年(年),江西省改划为8个行政督察区,赣南各县分属江西省第四、八督察行政区。第四行政督察区辖赣县、南康、信丰、大余、上犹、崇义、龙南、定南、全南、安远、寻乌11县,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赣县;第八行政督察区辖宁都、广昌、石城、瑞金、会昌、于都、兴国7县,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宁都。
9年5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南昌,随后成立江西省人民政府,国民党的江西省政府南迁赣县。不久国民党在赣州的统治随着人民解放军攻克整个赣南而宣告结束。
此外,在至年间,赣南大部分地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各地先后成立苏维埃政府,分别隶属江西、湘赣、粤赣、赣南省苏维埃政府,并于年11月在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
9年7月,江西省人民政府设立赣州专区行政专员公署。
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赣南各县,后成立赣西南行政公署,辖赣州、宁都、吉安3专区。其中赣州专区领18县(市):赣州市(8月析赣县赣州镇设赣州市)、赣县、南康、大余、上犹、崇义、信丰、龙南、定南、全南、安远、宁都、于都、兴国、瑞金、会昌、石城、寻乌。
9年9月中旬,成立宁都专区,分领8县:宁都、于都、兴国、瑞金、会昌、石城、寻乌、广昌(由抚州专区划入);赣州专区领11县(市):赣州市、赣县、南康、大余、上犹、崇义、信丰、龙南、定南、全南。赣南分设2个专区。
9年11月,赣州专区并入赣西南行政公署。
年6月,撤销赣西南行政公署,赣南各县仍分属赣州、宁都2专区。
年8月,撤销宁都专区,赣南再次合二为一,领18县(市),广昌划归抚州专区。年5月,成立赣南行政区,同时撤销赣州专区,广昌划入,领19县(市)。
年5月撤销赣南行政区,恢复赣州专区。
年1月改称赣州地区。
年10月广昌划归抚州地区。
4年南康、瑞金撤县设市。
8年12月,国务院批准赣州地区撤地改市,原县级赣州市改为章贡区。9年7月,地级赣州市正式挂牌成立。
9年6月,赣州开发区成立管理委员会,为市政府派出机构,正县级建制。4年7月,赣州开发区更名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县级南康市,设立赣州市南康区。南康区三江乡的解胜、博罗、筱坝三个行政村划归潭东镇管辖。南康区潭口镇的下坝、金塘、台头、村头四个行政村划归南康区龙岭镇管辖。潭东镇、潭口镇划归章贡区管辖。
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赣县,设立赣州市赣县区,以原赣县的行政区域为赣县区的行政区域。
6年3月,赣州蓉江新区获批成立,是赣州市成立的城市新区,是赣州市政府派出机构,为正县级建制。
0年6月,国务院同意撤销龙南县,设立县级龙南市。
风景名胜:
国家AAAA级旅游区:
章贡区:通天岩、五龙客家风情园、江南宋城历史文化旅游区
赣县区:客家文化城
南康区:家居小镇景区
崇义县: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上堡梯田景区
大余县:丫山景区
于都县:屏山旅游景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
兴国县: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园
龙南县:关西新围、虔心小镇景区、南武当山景区
定南县:九曲度假村、桃源乐境景区
全南县:天龙山景区
安远县:三百山风景名胜区
瑞金市:叶坪红色旅游景区、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罗汉岩景区、浴血瑞金景区
会昌县:汉仙岩风景区、小密花乡景区
石城县:通天寨景区、八卦脑景区
宁都县:翠微峰景区、小布镇景区
上犹县:阳明湖景区(原陡水湖景区)
安远县:东生围景区
全南县:雅溪古村景区
信丰县:中国赣南脐橙产业园景区、谷山景区
寻乌县:青龙岩景区
国家AAAAA级旅游区: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瑞金市)。
文物保护单位:八境台、郁孤台、赣州古城墙、通天岩石窟、赣州文庙、赣州佛塔、七里镇窑址、蒋经国旧居、瑞金革命遗址、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关西新围、燕翼围、大宝光塔、梅关和古驿道、兴国革命旧址、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七里镇窑址、羊角水堡、太平桥、永镇桥、玉带桥、东生围、罗田岩、寻乌调查旧址、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瑞金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旧址。
国家森林公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九连山国家森林公园、三百山国家森林公园、翠微峰国家森林公园、梅关国家森林公园、阳岭国家森林公园、五指峰国家森林公园、阳明湖国家森林公园。
其他景点:和谐钟塔、马祖岩人文公园、赣州森林动物园、赣州极地海洋世界、方特复兴之路主题公园(在建)等。
文化场馆:赣州市图书馆、赣州科技馆、赣州自然博物馆(赣州市博物馆)、赣州历史文化与城市建设博物馆、福寿沟博物馆等。
红色旅游
共和国摇篮——瑞金
瑞金以及周边几个县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所在地,因此瑞金市被誉为“共和国的摇篮”。常年都有大批的游客来到瑞金观光旅游,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
于都县是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集结出发地,也是赣南第一块红色根据地、第一个红色政权诞生地。
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就是从于都、瑞金等地出发的。
将军县——兴国
新中国在~年授衔的人民解放军将军,赣州籍的有名,其中上将3名、中将10名、少将名。其中在年授军衔时,仅兴国籍将军就有56名,兴国县因此被誉为“将军县”。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