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之太平街

父母和我们住一起12年了,去年开始我们搬到新房子,虽是在一个城市,但与住在一起时比见面的机会还是少了好多。上周末,到父母那里吃饭,与父亲随便聊了聊老家的事情。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父亲对老家的事情似乎记得越来越多,于是我们就着饭后的时光,聊起了很多故乡的人、物和事。今天先谈谈老家的一个小镇---太平街。

一、太平街在哪?

太平街是江西省樟树市昌付镇的一个小“镇”,离我曾经生活的村庄大约1公里。我们要去太平街还要横跨铁路---浙赣铁路,小时候铁路没有修涵洞,也没有信号灯,更没有有人值守的道口,我们都是像过马路一样过铁路,那时候是单铁路,你都不知道火车从左还是从右边来,所以过铁路要左看右看。最为危险的是,在我们经过的地方,铁路有一个大转弯,经常都没注意火车就到身边来了,所以偶尔有人被火车撞死的事情发生。

二、太平街特殊在哪?

我认为太平街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因为太平街不是乡(镇)政府所在地,但是一直以来她比周边的乡(镇)政府所在镇都繁荣。主要是她有如下几个特征:

第一,太平街有学校,曾经是太平小学和太平初中都有。而周边的黄土岗镇却没有中学(其实是有一所镇所属中学,但是学校并没有在镇上,而是独立在一片农田中)。我曾经就是这里小学和初中毕业。不过现在没有初中了,只剩下太平学校(见图1)。我认为几十年前,一个小镇如果不是乡镇府所在地,而设有学校,特别是还有中学,应该是非常罕见的。

第二,医院。医院医院,只能称为医务室,但是这里却是我们周边村民健康的保证。我们小时候打针的记忆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记得原来这里的主治医生叫杨树仔(可能不是真名),杨医生对人很好,我们每次去打针,都希望他能给打,因为他打针温柔,打完一点不疼。但是因为他是主治医生,他的任务是看病,于是打针的业务都给了护士,当时我们记得最清楚的是附近陈村来的一位女护士。我们都怕给她打针,因为她打完针后屁股都会肿起来,要疼上几天。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小时候都很恨他,于是她也得了一个外号“差婆”。

第三,太平街有商店;太平街的商店自打我小时候就有,最早的时候是太平供销社,那时候我们很多东西都是从供销社买。记得我小时候很喜欢看连环画,因为没钱,总是借别人的看。于是想能有天自己买本连环画就好了,后来,听我小姨说采摘乌桕树果子可以到供销社卖钱。于是我放学的时候就拿着袋子采摘乌桕树果子。乌桕树果子雪白雪白的,就像米粒一样,平时没人注意,等到成熟的时候,树上一片白。乌桕树最多的地方是从太平街往外婆家的濛河两岸。我将采来的乌桕树果子卖到供销社,然后用卖的钱买了我平生第一本连环画---侠女十三妹。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私人商店越来越多,特别是从太平医院的那条街,两旁都是商店。我们那时候,课间最快乐的事情就是花5分钱买上一杯五香葵花籽(杯子就是三钱的酒杯),不过这种享受不是每天都有的。

第四,太平街有集市;太平街集市是有传统的,记得上篇文章专门写了太平街的集市---7月23庙会。当时,凭自己的记忆写了一些,这次,我与父亲就7月23庙会进行了深入探讨。父亲说,之所有有7月23庙会,除了我说的一些原因,其实最直接的原因是在太平街原来确实有一座庙----太平庙。父亲说他小时候就听说有着太平庙,他记得的时候已经破败不堪,只有庙的外形,但是老一辈的人告诉他,这个庙原来香火是很盛的,周边很远的地方的信众都到这里来拜菩萨。这才是7月23庙会的真正来源。这才是真正的“庙会”。之后,太平街“庙会”就形成了传统,即使庙没有了,集会还是流传了下来。

第五,太平街有良好的规划。在我的记忆中太平街主干是两条相交的石板路,一条是从北往南的路,这是一条石板路;一条是从西往东的路,这条路从原来老集市通往太平街的南出口,两条路的相交点有口井,这口井水很奇特,水很浅。记得我们小时候在那里读书,平时是从不带水去喝的,总是下课的时候跑到这口井旁边,拿起勺子就舀水喝。可见井水有多浅。可以想象,当时两条路的设计就是为了给小镇上的人取水用的。而医院也就在水井旁边,可以说,这里就是太平街的中心所在了。当然,现在的太平街已经不再是以老井为中心了,区域扩大了很多,也没人会注意那两条相交的石板路。

有学校、有医院、有商店、有集市、有规划,现在看起来就是一个典型的城镇化小镇,没什么奇怪的。但是是40年前,她不是政府所在地,也不是具有大型的厂矿企业在周围作为经济支撑,镇上除了学校老师是吃公粮的(其实也是小部分,比如我读小学,只有校长和个别老师是公办老师,其余都是民办教师,当然中学老师都是公办的),其他人都是农民,这样的小镇是不是个神奇的存在?

三、太平街为什么特殊?

那为什么会这样?太平街有什么历史造成了她的这种地位和形象?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

1.良好的地理位置

从以上地图可以看出,太平街(地图上称为“太平村”)有着良好的地理位置。他处在铁路、公路和水路的交叉口。以前,浙赣铁路是横穿江西的唯一铁路,由于太平街不是政府所在地,所以没有设站台,但是太平处于两个乡政府站中间,距离两个站都不远,大概有个4、5公里,应该说还是不太远的,比较方便。公路就更方便了,青萍公路从太平街穿过,这里曾经是江西中部从东往西的大动脉,各种汽车都要从这里经过,因此,我们很小的时候就看过小汽车,我们当时觉得奇怪,怎么那么小,我们称轿车为“乌龟车”,因为轿车中间拱起,看起来像乌龟。不过今年暑假在回去的时候,发现青萍公路基本已经废弃,因为新修了宽阔的省道不经过太平,离太平大概有4、5里(这也是为什么太平不再有往日繁华的一个原因)。再就是水路--濛河。濛河是袁河的支流。袁河,又称芦水,发源于江西省武功山,是江西省泸溪县流域面积最大的常年河流。经江西省萍乡市泸溪县向东奔流,流经宜春、分宜、新余,樟树市昌傅镇,新干县三湖镇,最后在樟树市区注入赣江,为赣江水系。方便的交通造就了太平街的特殊地位。

2.丰富的历史文化

太平街虽然小,但是关于她的传说却不少。记得老一辈的人经常给我们说起一个故事,说罗衣秀才曾经云游四方,路过太平,说“太平这个地方好就一座县(当地音念xuan),不好就一座观”。那罗衣秀才是谁呢?

后来查相关资料,发现传说中还真有个罗衣秀才。原来,罗衣秀才本是玉皇大帝派下凡的真龙天子,只因童年读书的时候,在街上遇见一位算命先生,算命先生仔细打量过他之后,低声对他说:“小相公,你是当皇帝的命啊,请接受老夫一拜吧!”罗衣秀才回家把算命先生的话告诉了他的母亲,当时,他的母亲正在刷锅,听了之后觉得可笑,就说:“你当啥子皇帝噢,你能当个秀才就不得了啦。”边说边用刷把在灶头上拍了三下。这下可得罪了灶神,他跑到玉皇那儿去奏本说:“这罗衣不想皇帝,只想当秀才,他妈还用刷把拍着我的头咒骂你呢”。玉帝一听,顿时气上心头,说:“不当皇帝算了嘛,还敢咒骂我!”并立即发了一道诏书,把罗衣秀才脱胎换骨,贬为凡体。神灵下来把咒语一念,罗衣顿时浑身疼痛,痛得喊爹喊娘的,他妈对他说:“孩子,你把牙巴咬紧些吧,那样好受点”。就这样痛了三天三夜,罗衣就脱胎换骨了,皮也换了一层,只因牙齿咬得很紧,金口玉牙才没有换掉。后来,罗衣就真的只做了秀才。但他的一张嘴还是说什么能准什么的,所以,人们称他的嘴是“金口玉”。

现实还真应了罗衣秀才的话,太平没能成为一个县政府所在地,而是有了一座观,这就是“太平观”。现在的太平观已经不存在,只剩下一座太平观碑。父亲说,在他小时候观主体已经毁了,但是围墙的墙基还在,当时村民还经常去那里取砖做房子,看来我们村很多老房子的砖都是文物啊!太平观碑立于南唐。碑顶至底座通高4.07米,碑身高3.75米,宽1.25米,厚0.31米。唐德宗贞元六年,以青石打造,平面呈圆顶,长方形体方足。碑额雕刻披云,碑体两侧起凸棱三道,额中部镂一圆孔,直径0.10米。石龟为座,形体丰盈,刀法粗犷简练,姿态雄健,碑身庄重肃穆,面向东南,上刻有南唐礼部侍郎江文蔚创修太平观序文,余字。历经千年风化,字迹多已漫灭,字大如卵,勒石甚精,书体端庄、笔力挺拔,碑文分序、铭两部分,内容提要为,太平观的来由以及对道观建筑简朴变为壮丽的描述。太平观,旧名净观,原为晋朝旌阳令许逊居住的地方。自晋至唐,四百年间,观遂倾圯。唐德宗贞元六年正月重建观完工,赐名太平观。后更名玉虚观,并建有许旌阳祠。皆毁。现仅留残垣,惟此碑独存。该碑年公布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观碑的顶部有个圆洞,传说只要将石子投过圆洞就能生儿子,所以我们小时候经常在附近玩的时候就往洞里仍石头,作为一种游戏。

3.革命文化

太平街作为一个地理位置重要的地方,必然是兵家必争之地,事实上也是,在太平街确实在党的历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这里要说的就是“太平圩会议”(当时称太平街为太平圩),年10月23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昌傅的太平圩戴家园召开了太平圩会议,继续讨论军事行动问题,参加人员有毛泽东、朱德、罗荣桓、朱云卿、林彪、滕代远、周以栗、杨岳彬、何长工和其他军以上干部。会上,与会人员对红军是以攻打中心城市为主,还是隐蔽在农村诱敌进攻争论不止。毛泽东高瞻远瞩地指出,攻打中心城市不符合中国实际,不能照搬苏维埃模式。太平圩会议停止了向中心城市的进攻,标志着中央红军“由开始怀疑立三路线进而反对立三路线,转变到正确的路线上去”。太平圩会议为后面罗坊会议的召开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中央红军确定了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最终完成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战略转变,对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起了主要的促进作用。

(注:这是旧址,年2月,昌付镇政府太平圩会议旧址维修工程已经启动,计划投资万)

一座小镇,一方水土,一段历史已经深深印入脑海,只是随着时间变迁,还有多少人还记得这里的原貌、这里的历史、这里的文化。现在人们活动范围更大,见识更广。但是,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人,还是应该了解这些,记住这些,因为你是被这里养育,在这里成长。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anzx.com/xgxtc/104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