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得过全国金奖的笔助力新干战ldq

治疗白癜风花多少钱 http://m.39.net/pf/a_5059033.html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所有书画家们的心,我县书画家杨九根有感于防控一线人员的“战疫”精神,心情激荡、挥毫泼墨创作了系列国画作品,助力“战疫”。

走进杨九根的创作室,居中一幅人物画特别引人注目。原来,这是杨九根新近创作的“战疫”主题国画——《没有硝烟的战场》。杨九根介绍,这幅画分为四个部分,中间的人物就是大家熟知的钟南山院士,上面的三个人代表着解放军武警战士、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者们,最上面的一群人则是可敬的白衣天使们,左下角的梅花则象征着冬天将要过去,“战疫”的胜利终将到来。

除了《没有硝烟的战场》,杨九根还以“翰墨战疫,中国加油”为主题创作了《井冈精神代代相传》等国画作品,向奋战在一线的逆行者们加油鼓劲,用书画之笔表达大爱之心、关切之情。

杨九根说,作为一名书画艺术家,他要用手中的画笔去讴歌抗疫防控一线的英雄,弘扬正能量,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就能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更好的激励全国人民投身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

杨九根,年生,老家是新干县三湖镇后堎村人。17岁时成了新干县农机厂的一名翻砂工人,每天的工作,是将度的铁水倒进砂箱的模型中,浇铸成各式各样的机械模件。工作中与他打交道最多的,就是那把用来修饰砂模边缘的小刮刀。也许是兴趣与爱好使然,单调而枯燥的劳作之余,他总喜欢拿起那把小刮刀,在空地上勾勾画画。不曾想,勾画出来的鸡鹅猫狗等各类动物,越来越像模像样,竟然招来同事们的啧啧赞叹。厂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便安排他当了“厂部业余宣传员”。从此,他上班时仍在车间里搬砂铸模,下班后便定期书写黑板报,布置宣传栏。为了耕耘好这一亩三分自留田,他暗下决心要好好习字练画。工余时间,伙伴们出去玩耍,他就埋头在宿舍里抄抄写写、涂涂画画。曾经用铅笔绘成的连环画《列宁参加义务劳动》,一经在厂部大门口的宣传栏上展现,便获得职工们的好评。而一期比一期精彩的宣传栏画廊,不经意间竟成了工厂大门口一道亮丽的风景,吸引得过往群众驻足观看,多次受到厂领导的表扬。

艺术幼苗的成长,离不开雨露的滋润。年,县文化馆举办工农兵业余美术培训班,厂领导派遣他前去参加,这让他兴奋异常,他牢牢抓住这一良机,认真听课,如饥似渴地汲吮那书画知识的琼浆。期间,他还结识了一批美术爱好者,他们的经验和体会,与老师的谆谆教诲揉合在一起,进一步激发了他的求知欲望,增添了他追求书画艺术的信心和勇气。这次培训,虽然时间不长,却让他受益匪浅。

如果说,在农机厂那十年的写写画画,不过是他翻砂工生涯中的一种点缀,那么,自年因工作需要,被选调到县电影院任美工的那一刻起,书画艺术便成了他谋生立业的“饭碗”。他的日常工作,无论是布置电影橱窗,抄写电影简介,还是书写映讯、绘制广告,哪一项都离不开涂涂画画。其中最让他着迷、最能促使他提高美术技艺的,是大型电影海报的设计和绘制。那时,县电影院每月都有4—5部新片上映,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影院,每部新片上映之前,他都要绘制出一幅2米高、3米宽的大型电影海报,悬挂在影院门口。彼时没有电脑,全凭手工绘制,海报画面不仅要求色彩鲜艳明快,更重要的是上面的人物画像必须与影片中的主角造型相像。而人物画像的描绘和色彩技法的运用,岂是短时间内所能掌握?为此,他坚守干一行就要钻一行的从业理念,刻苦学习人物画的描绘技法。那年月,常常是白天东奔西跑贴海报、发广告,晚上还要协助做场护,每天只有电影放映结束后,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他便抓住这空闲时间,钻进美工室,挑灯夜战,揣摩绘画技艺,潜心美术创作,使他的电影海报设计、尤其是人物画绘画水平日益提高。所创作的电影宣传画参加全省电影宣传画作品展和华东六省一市电影宣传画展,他制作的幻灯片《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在全省电影幻灯节目调演中获幻灯绘制一等奖,同时电影橱窗布置评比荣获全省二等奖。

花开花落,暑往寒来,又是一个十年过去了,他的工作岗位再次“挪窝”,年12月,他从电影院调到文化馆,先后任副馆长、馆长,工作重点转变为辅导和助推全县群众文化和美术创作的繁荣与发展。在搞好县文化馆日常管理,及完成县政府交办的各种重大会议会场布置等工作的同时,他依然坚持书画创作,一幅幅反映农村生活、接地气的画作相继登上各级各类报刊及画展。其中:《红桔熟了》先后参加了江西省国家公务员美术展和全国性书画作品展,且均获奖;《盛世修塔》《夏日晚风》入编了《中国书画年鉴》。期间他还出版了《杨九根美术作品集》和《三杨书画作品集》两本个人专集。年被吸收为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年先后被聘任为上海民族画院院士、上海三味书院院士、井冈山画院画家。

艺无止境,贵在登攀。退休后,他有了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去从事中国水墨画的构思与创作。每天在自家画室里涂抹上几个小时,已成为他晚年生活的常态,倘若哪天没接触到画笔,心里便感觉少了点什么。有时候,哪怕是眼前普普通通的一个生活场景,或是别人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语,也能催生出他作画的灵感,让他创意泉涌,不画不快。且一旦投入创作,便全神贯注,忘他而为之,以至于在退休以后的岁月里,他的美术创作反倒进入了颠峰阶段,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超越了青年和壮年时期。仅年一年间,他就创作出了4幅颇有影响的画作。其中:《农闲时光》《精准扶贫暖人心》分别获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庆祝改革开放4O周年书画摄影集邮作品”金奖,和建国7O周年书画展一等奖,并受邀赴京领奖;《井冈精神代代传》《光明使者》分别入选江西省“壮丽七十年,描绘新时代”中国画展,和由省文联、省文化厅主办、每五年举行一次的第十五届美术作品展。

艺术,丰富了他的人生,绘画,给予了他无尽的乐趣。随着年龄的增长,抬头己见夕阳红,但他的书画梦想不但没有淡去,反而愈加浓烈,愈加酣畅。“丹青不知老将至”,赤橙黄绿映晚霞。他相信,艺海无涯,路在脚下,只要初心不改,笔耕不缀,他的丹青之梦就一定会越来越绚丽,越来越精彩!

获取更多新闻资讯,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anzx.com/xgxtc/103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