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曾三进新干,就在这些地方

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红四军、红十二军和红六军(7月改称红三军)在福建汀州(即长汀)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任政治委员。不久,红军第一路军改称为红军第一军团,成立了中共红一军团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全军团共有两万余人。红五军和红八军,在湖北大冶合编为红三军团,彭德怀任总指挥,滕代远任政治委员,并组成中共红三军团前敌委员会,彭德怀任书记。

在创建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探索。对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城市中心论”的错误路线斗智斗勇,开辟和巩固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逐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格局。从而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远离大城市南昌多公里的新干县(原名新淦县,年5月改为新干县),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成立了县级苏维埃政府,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罗荣桓、滕代远等在新干这块红色土地上留下了辉煌的足迹。在那火红的岁月里,新干人民以革命首创精神,英勇奋斗,相继建立了各级苏维埃政权。新干人民为革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谱写了一曲曲响彻云宵的凯歌。01

一进新干

年7月22日朱德、毛泽东率领红一军团经新干进军樟树,总部驻扎在我县麦斜乡龚家村,并在麦斜发布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攻击樟树的命令”(原件存中国军事博物馆)。

年6月22日,毛泽东、朱德率红一军团离开福建北上,途经兴国、永丰(毛泽东在进军途中马背上哼成著名的词《清平乐——离长汀》)于7月22日午后到达新干县的麦斜一带驻宿,在麦斜方圆数十华里内驻扎红三军、红四军、红十二军等,总政治委员兼前委书记毛泽东同志居住在龚家村的龚槐福的家里。在此期间,毛泽东等人已经从缴获敌军的作战文件中,了解到江西省内国民党军的主要配置情况:抚州地区有朱耀华的1个旅,吉安北阜田地区有戴岳1个旅,南昌地区有1个旅的两个团,而且是分散的。以上3个旅都属张辉瓒的18师,是能机动的。而在吉安的邓英师3个团和赣州的守敌,是不能机动的。根据这些情报,毛泽东同志在这里签发了红一军团总部《攻击樟树的命令》(原件存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要求红军要奋力夺取樟树。命令说:“樟树镇现无白军。南昌府有敌炮、工、特务各1营,警备、补充各1团,有进至樟树顽抗我军之可能。”23日凌晨,毛泽东、朱德率部离开麦斜,分两路并进直指樟树市。7月24日,中国工农红军第1路军改称红1军团,红6军改称红3军。决定把红3军政委陈毅留在赣南坚持武装斗争,组织地方武装。在陈毅去任后,由毛泽覃代行红3军政委职权。在7月24日这一天,红1军团一举击败樟树守敌两个营,顺利地占领了樟树镇。7月25日,毛泽东、朱德在樟树发布西渡赣江的命令,部队迅速渡过了赣江。02

二进新干

年10月20日,朱德、毛泽东率红一军团在“峡江会议”后向清江、新余进军途中,在新干界埠乡田港一带宿营。当晚,毛泽东暨总前委驻田港的刘村,朱德暨总司令部驻田港的黄村。

10月4日拂晓,毛泽东、朱德率方面军总部亲临真君山前沿指挥,一声令下,红1军团和10余万地方武装、暴动农民军向吉安城发起了总攻。红军战士和赤卫队员用刀斩断敌人的电线,用稻草填满敌人的壕沟,用竹竿捅破敌人的电网。经过1天的激战,红军从城西突破敌人阵地,直插县城中心的中山路大街。10月5日,毛泽东、朱德率方面军总部和地方党政机关进驻吉安城。演绎了一幕“十万工农下吉安”的历史壮举。10月13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命令,红1军团移师北上,向清江集中。10月17日,毛泽东率总部抵达峡江,总前委在峡江召开了全体会议,讨论了时局、行动、土地、资本等问题。

10月19日,毛泽东在给湘东特委的信中,扼要记述了峡江总前委会议的情况。他在信中写道:“总前委本月17日抵峡江,在此开了全体会议,对时局估量、行动问题、土地问题、资本问题均有决议。”19日这一天,红1军团从峡江出发,向清江方向前进。进军途中宿营新干县界埠田港,这是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第二次进入新干。03

三进新干

年11月上旬,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军主力从袁水两岸地区转移到赣江以东的新淦、吉水、永丰、乐安、宜黄、崇仁等地,以战备姿态开展工作。

10月下旬,蒋介石加快了“围剿”江西苏区的步伐,从中原战场调集大量兵力南下,集结在南昌周围,开始部署对革命根据地的包围。大敌当前,形势咄咄逼人。这时,红一方面军有第1、第3两个军团,共约四万人,部署于清江(今樟树)至分宜的袁水两岸地区,以战备姿态进行群众工作和筹款。在面临敌人大规模“围剿”的情况下,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江西省行委,于10月25日在新喻县罗坊举行联席会议,确定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红一方面军总部于11月1日下达了“诱敌深入赤色区域待其疲惫而歼灭之”的命令,随即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反“围剿”的准备。根据红一方面军总部的决定,11月上旬,红军主力从袁水两岸地区转移到赣江以东的新淦、吉水、永丰、乐安、宜黄、崇仁等地,以战备姿态开展工作。

11月1日,朱德、毛泽东向红一方面军发出东渡赣江的命令,指出:“红一方面军以原任务,拟诱敌深入赤色区域,待其疲惫而歼灭之,决以主力移到赣江东岸,相机取樟树、抚州,发展新淦、吉水、永丰、乐安、宜黄、崇仁、南丰、南城各县工作,筹措给养,训练部队。”并在命令中规定,各路红军在一个月内完成反“围剿”的准备工作。红三军团和红一军团主力按照命令,分别在11月5日和6日迅速渡过赣江。5日,根据罗坊会议决议和红一方面军命令,彭德怀率红三军团经峡江仁和东渡赣江,作“诱敌深入”的战略转移,参与第一次反“围剿”的龙冈战斗。红三军团渡江后进入新干河东县境,后经麦斜到七琴转入乐安县的龚坊、戴坊地区。为夺取“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军主力一、三军团在战略进军中,多次途径新干,沿途深入发动群众,做了大量的革命宣传工作。宣传共产党的《十大政治纲领》、中国工农红军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和“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打倒土豪劣绅”、“开展土地革命”等革命道理,并书写了大量的革命标语。同时,红军还发动群众开展打土豪、斗地主、筹粮款、废租债、毁契约的斗争。受到新干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重新点燃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战争的火种,极大地推动了新干人民土地革命走向高潮。

来源:《新干历史人文选粹》

今日推荐

小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anzx.com/xgxls/9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