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上午,聂健如名师工作室所有成员齐聚新干思源实验学校,开展了语篇教学“同课异构”研讨暨读书分享会活动。本次活动旨在给大家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同时也为了促进工作室成员更快更好地提高教学能力。
本次活动由以下四方面构成,各活动间环环相扣,从而使本次活动顺利地开展。活动一:精心准备见成效活动主持人:聂健如老师(省特级教师,英语学科带头人、荷浦中学校长)。活动通知:
活动参与人:教研室钟金花老师及全体工作室成员.活动要求:1.工作室张建雨老师和肖嘉婷老师同时准备八年级下册第十单元sectionA阅读部分。2.第三、四节课全体成员一起评课及分享读书心得。正是因为有这样精心的准备,为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活动二:同课异构展风采同样的课程却有不一样的风采。不一样的风采之张建雨老师张老师通过介绍朋友,设置情境引出重点词汇“yardsale”,从而带领学生自然地进入教学环节中。在教学的过程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设置不同形式的问题如:段落主旨连线、回答问题、完成表格、判断对错等新颖的方式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按照fastreading,scanning和carefulreading的阅读方式让学生对文中的细节有了准确的理解。在读后环节,张老师通过设计让学生makeasurvey的活动,为后面的写作环节做了完美的铺垫。
整堂课下来,张老师流畅的口语、亲切的笑容、精美的设计让学生和我们都感觉意犹未尽。不一样的风采之肖嘉婷老师肖老师利用生活中的图片导入话题,贴近生活过渡自然,更拉近了与学生间的距离。之后通过guessinggame的方式对文章主题进行猜测,使学生对本课的阅读内容有个了解,也为后面的阅读环节做了一定的铺垫。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各种形式的问题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步步了解。很完美地完成了读前、读中、读后这些教学环节,且彼此间相互衔接。
在读后环节,肖老师设置了roleplay环节。要求学生用实物完成对话,很好地完成输出的要求。而在复述环节,让学生根据板书内容复述课文,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考察学生对本课内容掌握程度的一个完美检测。
“同课异构”始终不变的是教学内容,万变的是教学形式。活动本身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两位老师各具特色的教学设计,彰显了不一样的教学风采,也给听课老师带来了不一样的艺术享受。活动三:听课评课促成长欣赏完两位老师的精彩课堂,全体成员一起各抒己见,对两堂课进行点评。通过聆听点评,也使大家对同课异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张建明老师:两堂课的教学设计都不错,但是教学环节偏多。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文本的分析,从而能更好地为写作坐铺垫。张老师列举了本课中三个人物的鲜明特点,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与人物的特点相切合。
钟金花老师:她对两个老师的精彩表现表示肯定,对张老师设计的读后环节很满意,但是她也提到张老师因为时间关系未能把这一亮点很好的体现出来。同时钟老师也给我们指出,教师应该要多点思维含量的问题设计,提出更清晰更简洁的指令,做一个优秀的园林设计师。
聂健如老师:聂老师对两位老师的精心准备表示肯定,两堂课下来,学生都很好地完成了读前、读中、读后的阅读环节,但是相互间的语言过渡语还有点欠缺。在设计问题方面应该注重设计有深度的问题,要避免重复问题的出现。
其他成员认为:1.两位老师的课各有特色,张老师的读后写作指导分三个自然段,每一段给出了写作重点,是写作的一个完美模板,值得大家学习,如果能在之后给出一定的范文或许会更好。2.两位老师的情境导入法,让教学过程自然过渡。3.教师在给出教学指令时,要清楚明了,便于学生知晓。
评课后,聂校长也分享了他在永丰进行国培时设计的一堂阅读课。聂校长的课件,每张幻灯片之间层层过渡,步步紧扣。每一个过渡语也自然清晰,整个设计给人一种视觉和听觉的完美享受。活动四:快乐阅读享心得本次我们阅读的书为《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不同的人,读同样的书却有不一样的感受。
张建明老师看完这本书后,充满了感动,他写到:作者用“家”来形容一个班集体,用“温暖”来描述这个家。在这个家中,有信任、有支持、有合理的原则、有榜样。他被作者的“大爱”和“用心”所感动!
胡丹岚老师认为,雷夫老师之所以成功,取决于他的职业良心:真实、坦荡、勇敢;他敢于面对自己的不安、痛苦;他敢于面对教育的困惑、不良现象。让人敬佩的是,雷夫老师会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做一些努力,用自己的双手为学生撑起一方天地,从而让56号教室的学生有最大的发展。
胡小燕老师则有以下感受:他认为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她也佩服雷夫老师致力于培养学生们成为爱学习的天使的精神;在最后胡老师告诉我们:这本书需要细心研读,慢慢消化。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她也将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付泊驰老师说到:雷夫老师,一个平凡的老师,他用创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们变成了热爱学习的天使;他更用热情的教育态度,把教室变成了温暖的家,从而造就了雷夫老师不平凡的人生!读完这本书,付老师明白了信任与耐心,感悟了热情与责任。
张建雨老师谈到自己做师范生时的想法和参加工作后的不同感受。通过品读这本书,她非常赞成雷夫老师的做法,她认为要做好教学工作,更应该多
黄细红老师说到,读这本书的时候看到了学生和自己孩子的影子。学生做作业有时为了不惹麻烦、或是为获得奖赏、甚至为了取悦别人。一个个例子很熟悉,却又很新颖。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第六阶段:做事要遵循内心的准则,不为奖赏或是别人的缘由!读完这本书,非常佩服雷夫老师处处为学生出发,为学生着想的精神。
肖嘉婷老师说,她被雷夫老师的教学热情所打动。她也感动于雷夫老师说过的话:"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学,甚至连头发着火了都没有注意到,那么我前进的方向是正确的。”是啊,如果我们能像雷夫老师那样全身心投入,用教师的热情去点燃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原动力,那么我们也可以创造教育的奇迹!
黄艳兰老师说到:雷夫老师对教育的热情和不求回报让人感动。读完这本书,她明白了自己以后要努力的方向。今后,她会选择信任学生,耐心地有方法地教育孩子,让孩子自觉主动地学习,而不是一味地大声指责。
潘欢欢老师看完这本书后有以下感受:一、为雷夫老师的奉献精神而感动。二、为自己的疑惑找到了答案。潘老师说雷夫老师将教室的现状概括为“害怕”,一针见血。而她也有同样的感受。三、为教学找寻到方法。。雷夫老师把一批批的孩子培养成“爱学习的天使”,她被雷夫老师引导孩子爱上数学的方式所触动。
本次活动在大家的精心准备下,取得了圆满成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anzx.com/xgxls/11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