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埠的山》
文│杨璐雪涛有人说,界埠冇山,这是典型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之说。
淦西山地贫乏是事实,荷浦少山,顶多几座馒头似的丘陵;三湖无山,连馒头似的丘陵也难以寻觅。
而界埠却不同,不仅有连绵不断的丘陵地带,如银岗山之类;更有底蕴丰厚、闻名遐迩的百丈峰,巍然屹立在界埠西南面,提升了界埠的海拔高度,更增强了界埠的文化厚度。
界埠东濒赣江,日夜倾听大河之欢快流畅的韵律;境内有芦溪、逆口溪、坑口溪、坑东溪四大水系,及与之紧密相连的梅塘、廖墟、洞口等众多山塘水库,星罗棋布的水域滋润了界埠大地。
有水必有山,山水相连,相互衬托,水的灵动与温润,映照了山的高大与雄伟。
从廖墟的玉井出发,向南延伸,经南园,过澄坑,穿源头,越银岗,直到田港的焦坑,这一路丘陵此起彼伏,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历代的界埠人民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不但哺育着他们,也留下了深厚的人文历史。
淡墨难描积雪冈,村前回首挹清光。
青鸾有影轻轻翥,元鹤无心故故翔。
几见馀寒凝绝壑,偏教忍溜待朝阳。
凌空隐约仙坛古,可是西昆白玉堂。
这是诗人陈晋嵩写的《银岗晴雪》,诗中描绘了一场大雪后银岗之景色。银岗山地处田港村一带,“四面崔巍,得两山而环抱;双流浑合,挟二水以中藏;曙色未开,聆钟声之断续;晴光忽瞑,觉鼓音之铿锵。挹洪水于长江,波添夜雨;望晴云于远岫,树隐朝阳。既娱情于梅红雪白,尤难恝乎柏翠松苍。”田港族谱中对银岗胜境进行了生动形象、文采浓郁的描绘。
界埠的山,最值得笔墨渲染的是百丈峰,位于新干、峡江、渝水三县区交界处,它的名气可与淦东之玉华山媲美,森林景观奇特,人文景观多彩,有雷庙、三县亭、皇帝洞等名胜古迹。
从新干这边登山,石道蜿蜒,古木丛生,山路险峻,山色妖娆,一花一世界,一步一洞天,很快就到雷庙。
百丈峰形似青龙,是一方颇具灵性的风水宝地,佛道两家都曾在此竞相发展。
雷庙仙气十足,相传宋代曾有人在此修炼,后来也有住庙出家人,维持着雷庙的香火。
再往上攀登,直到三县亭,放眼四望,山下沃野千里,良田万倾;村落、湖泊,星罗棋布,溪流、道路纵横交错,如诗如画,犹如一幅生态田园、风情画卷,令人心旷神怡。
百丈峰是一座名山,更是一座文化名山,历代文人墨客云集于此,或踏青,或观光,或吟诗作赋,留下了众多的诗文。如《百丈晴霞》:
翠献嵯峨俯万重,参天拔地白云封。
彩霞飞处晴光迥,此是河西第一峰。
再如明代著名理学家陈宪章,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咏百丈峰》:
淦西百丈耸危峰,白画雷霆出洞中。
一片黑云横日下,霎时飞雨过江东。
最为珍贵的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朱熹也曾游览百丈峰,并写下了不朽的《百丈山记》,对百丈峰的溢美之词,尽在字里行间,这是对百丈峰的崇敬与礼赞。
“飘渺千峰腾海浪,峥嵘万壑露新村。”这又是界埠镇洞口山区的形象描绘。
正如前来洞口村采风的文友说:界埠多为平原,到了洞口村,才是真正到了山区,真正领略到深山的景致和大山的风韵。
洞口十二自然村,村村有特色,流水潺潺,竹影青青,山道弯弯,凉风习习,处处浓荫蔽日,层林染翠,可谓休闲避暑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绿色生态,不仅镇村两级组织高度重视,作为国有林场的百丈峰林场也视之为已任。
年5月组建的国营石溪林场,即现在的百丈峰林场,场部位于洞口村旁,国有山地面积2.万亩,占界埠境内总山地面积的27%。
由于多年的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护林防火,界埠的水土保持较好,土壤植物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层深厚肥沃,蕴含了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面积达7.2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3.7%,活立木蓄积量达30万立方米。
界埠的山,清逸秀丽,一年四季都很美。没有山区百姓的汗水浇灌,没有林业工人的劳动付出,也就谈不上绿水青山。我们感恩于大自然的恩赐,切不可忘记人民一年四季的呵护与守望。
界埠的山不在高,百丈峰不过海拔三百多米,但是它凝聚了历史文化的厚重。界埠的山不在多,一座百丈峰足可以抗衡淦东那辽阔的群山。
界埠的人民是一座高大的山,一座不朽的山,是他们的辛勤劳动保护了这一片绿水青山。
界埠的山,是伟岸的山,是厚重的山!
来源:《人文界埠》
今日推荐
新干这三口泉井大有来头,就在麦?这个村
曝光麦?这家小店,引人驱车几十公里只为它
雾凇燥石,惊艳新干(附攻略)
百闻不如一见!新干这座名山,90%的人没去过
小编/
今日推荐羊肉火锅
19.9元/瓶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