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中秋佳节
中秋赏月吃月饼
是中秋节一直以来的习俗
月饼象征着“团聚和团圆”
寓意着与家人团聚在一起,其乐融融
新干作为江西建制最早的十八古郡之一
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
也有一张美味的城市名片
新干薄酥饼
“香、甜、薄、酥”
是新干薄酥饼的标签
数百年来新干薄酥饼广受欢迎
在中秋祭祀、赏月时奉祭薄酥饼
早已成为一种普遍性的民俗
相传,庐陵(吉安古称)的糕点行业鼻祖是“弥公”。所以每年的中秋之夜都要开设祭坛,纪念这位鼻祖,元朝末年的中秋弥公极在吉州举行。全吉州城里的糕点师傅们都会聚集到弥公寺,隆重祭祀鼻祖弥公,而薄酥饼则是当时主要的祭品之一。由此可推断,吉安酥饼制作技艺当始于元朝末年之前,至少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薄酥饼多为圆形
选取精面粉、纯猪油、白糖等为原料
原料经过32道工序的磨练
最终才有了闻名遐迩的吉安薄酥饼
薄酥饼的酥
关键在于饼皮
饼皮用精面粉制作
加水揉搓后
取一小坨醒过的面团
用酥锤对其开酥
酥锤和擀面杖相似
但比擀面杖短
开酥就是将面皮反复的擀薄、折叠
使面皮形成多层次的薄片
经火一烘烤就成酥皮
这么好吃的薄酥饼在哪买呢?
就在新干南门街有家店
一直有着做薄酥月饼的传统
小时候吃薄酥月饼
轻咬一口,呡呡甜,口齿留香
这种从儿时起延续的味道
是怎样产生的呢?
小南门露颖食品厂
近日,小编走进惠政桥头新干露颖食品厂的月饼作坊,揭晓薄酥月饼制作过程。在月饼作坊里,饼艺师傅们正在制作传统手工薄酥月饼。中秋未到,这里现做现卖的传统手工薄酥月饼销售火热。
88岁高龄的李腊梅奶奶告诉记者,露颖食品厂是她女儿黎四梅和姐姐合伙开办于年。李腊梅年进入新干食品厂,成为饼艺师傅,将手艺传给女儿们,女儿又传给外孙。他们由于坚持纯手工制作,生产的广式月饼香甜、松软,苏式月饼酥香脆爽,加上包装简单,价格实惠,在当地具有良好口碑,更是有新余、樟树、南昌等毗邻地区的食客前来采购。
传统制胜
制作过程精致考究
手工薄酥饼的原材料和制作工艺都十分讲究,原材料为精制上等小麦粉、白砂糖、冰糖等,辅料有食用葡萄糖、食用大豆油、熟白芝麻、新鲜葱花、蜂蜜及各种水果蜜饯等。
比起市面上的大品牌,手工薄酥月饼讲求以传统制胜,经过和面、醒面、揉面、包馅、上麻、成型、扎孔、烘烤、冷却等一道道精心的工序。手工薄酥饼松、酥、香的特点,现做现卖,鲜香四溢,吃到嘴里,外层酥香松软,馅心更有层次感,这都是机器制作无法比拟的,也是露颖食品厂手工月饼口味传承到今天的奥秘所在。
在生产间内可以看到,相较机器生产,手工薄酥月饼的制作过程更为考究。现场,只见老师傅们熟练地用手将面团推成圆形,然后包馅、捶打、上麻,默契合作一条流水线一气呵成之下便做成了薄酥饼的雏形。期间,经验丰富的员工胡师傅告诉我,他们以手为称,一斤薄酥饼差不多13-15个,精确称量皮和馅的重量,确保皮和馅的比例达到完美。
历久弥新
传统月饼受追捧
在制作过程中,油光发亮的操作面板和月饼磨具引起了小编的注意。当问起师傅们为什么不用不锈钢面板时,老板娘黎四梅表示:“这块油光发亮的操作面板就是原来新干食品厂的,用了没有一百年也有七八十年,我这里大多数人已经做饼30多年,除了面板,还有这些月饼模具,我们用惯了这样的老物件。”
原来,露颖食品厂生产间内多位手工师傅均为原来新干食品厂的退休职工,而生产间内的老物件也都陪伴他们多年。比起现在的高科技产品,这些熟悉的工具件让他们干起活来更加顺手。“在这里干了很多年,都有了感情,退休在家还不如来这里发挥余热。”胡师傅笑着说。
老物件、老师傅、老手艺,三者相结合,传统手工月饼虽经时代变迁却历久弥新,味道始终如一。正因如此,新干不少本地居民也对传统手工月饼“情有独钟”。
络绎不绝前来选购月饼的居民告诉记者,“十多年前就开始在这里购买月饼,不管从情感上还是味道上,露颖食品厂都有口皆碑。好吃就口口相传,选择也挺多,还可以私人订制口味,要送礼也有礼盒装。我身边的老板朋友都喜欢来大量定购这里的手工月饼。”
李腊梅奶奶说:“我们以前食品厂做食品就是凭良心做赚口碑,一分钱一分货,那时候薄酥饼5分钱一个,现在我们卖散装一斤9元钱。”露颖食品厂内薄酥饼9斤手工月饼主要以苏式、广式为主,口味除了传统的蛋黄、豆沙以外,还有哈密瓜、草莓、凤梨、椰蓉等。此外,包装好的广式月饼每个2.5元至5元的价格已经多年未涨价。
临近中秋佳节,月饼的销量也日渐增多。老板娘黎四梅表示,“到中秋高峰期,我们每天现做现卖的薄酥饼的最高销量约个。”
记者:刘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