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安石故里
自从历史课本中王安石被誉为“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后,王安石的贤子贤孙便多了起来。
而之前的画风并不是这样子的,清代还编段子取笑他:王安石为进贤县饶氏外甥,其肤理如蛇皮,甚为难看,八舅曰:“这样难看的皮货,那能卖得出去!”安石中举后,特作诗赠八舅”世人莫笑老蛇皮,已化龙鳞衣锦归。传语进贤饶八舅,如今行货正当时。”(见清·褚人获《坚瓠三集·老蛇皮》)
因为这个故事,我还曾认真的找了下资料,饶氏还真与王安石是那种转了几道湾的亲戚。《金溪县陈坊乡城湖吴氏族谱》:吴敏……夫妇合葬临川七十七都吴坊,荆公志其墓。副室饶氏,生子二:芮、资。"与《王文公集》所载《河东县太君曾氏墓志铭》中所载"吴芮"、"吴蕃"异,即以"吴芮"与"吴芮","吴蕃"与"吴藩"为同一人,似为字形相近致异。王安石后又娶吴敏的孙女(吴芮之女)吴氏为夫人,吴、王两家两代联姻。所以,其实是王安石的岳父是他的堂舅,王安石老婆的奶奶姓饶(有点绕,别怪我)。其实王安石外婆家的柘岗周边有十来个饶氏村,沾亲带故是肯定的。
进贤介岗(现属南昌县黄马)开基祖饶竦还把讽刺王安石的诗写进了家谱,流传千年:“飞还垂翅下青霄,归指临川去路遥;二亩荒田都卖却,要钱准备纳青苗。”
“王安石故里”是抚州文化界吵得最热闹的话题,临川和东乡县吵了几十年,还把临川饶文壁给扯进水了,原来是他在明代东乡立县后主编了《东乡县志》,东乡县的朋友认为他是临川人,立场有问题,我靠!
我原先只知道东乡上池一直和临川争"王安石故里"。东乡县撤消并进临川市后,我还发推广感慨这回二地不用争了。想不到现在又冒出二个王氏相邻村都自称是"上池"村,互掐了起来,到底谁是李鬼?!
最近有自称是东乡区上池村民上访。声称:千年村庄名字"王安石故里上池村"被更改,“上池"村民多次集体上诉至镇政府和县政府,但一直没有给上池村民一个合理说法。"还我村庄名字"是最大的上访诉求。
而隔壁的另一个王氏村民,却给了另一个材料:《王安石故里真相竟是如此》指质现在所谓的”上池村“是李鬼,以前叫”里源村“。源里村王某某利用在文化馆工作之便。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东乡县和临川争王安石故里时,因上池村和源里村两村都姓王,跟王安石家族都有关系,经县、乡、村政府同意,并答应在上池村和源里村各自修建一个门楼,共2个门楼。谁知王某某运用移花接木的手段,将上池村的历史改为源里村的历史,把这钱全部用到源里这一个村,只在源里村建了一个门楼,其它的钱用于修理源里村的王氏宗祠!真正的上池村反而没建门楼!
年,因两村村名问题,东乡县,镇两级政府还组织过调查组协调。如今,江西传统村落,中国文化村落一批批公布,大量的资金将到位。唉,在利益面前都现了原形!王安石若地下有灵,气得要爬出来。
二、广昌孟戏
我小时候,亲戚常邀我去村里听戏。我曾去过那么几回,台上唱孟姜女哭长城,台下要坐几个老者,”翻译“台上唱戏的内容,否则听不懂。后来听说这是古老剧种“活化石”,起源于明初,至今已传承演出了五百余年。经专家考证,其唱腔是明代四大声腔之首的海盐腔遗响,是世界上唯一保存了海盐腔曲调的古老剧种,怪不得听不懂!
年,广昌孟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年抚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则开庭通知,震惊文化圈,3月22日公开审理甘竹赤溪曾家起诉魏叶国《广昌孟戏》一书侵犯赤溪曾家孟戏著作权案。
曾氏认为:魏叶国盗了一个“舍溪”的名,在洙溪伪造个“舍溪孟戏”,在对簿公堂中,魏叶国提供的证据都是伪证。
据肖洪老师的《关于卢菁和魏叶国伪造“舍溪孟戏”的备忘录》一文称:”年4月15日下午,在广昌县文化局会议室开了一个有关人员的协调会,我和魏叶国参加了。王咏平局长说要出一套广昌孟戏的资料书。他说广昌孟戏有三台,还有一台是魏家孟戏。他要我主编音乐部分。会后不久,我特地到文化局,找到王局长,对他说,魏家孟戏是假的,是现在造出来的。当时他对我说:“只要你不说,过了几年不就成了真的?”为此,当时我就决定不参与这套书的工作。年8月6日上午,王咏平局长和付松仕副局长来家里看望我,提起编书的事时,我表了态,我不参加。因为魏家孟戏是假的,我不参与造假。在以后的公开场合,王局长又向我提出要合作,我坚决表示,不参与造假。“
肖老师认为:广昌孟戏是宗族祭祀性质,曾刘两姓都在新春时节用来祈神祭祖,是很神圣的。其命名除了地名外,还强调了所属姓氏。曾家孟戏属曾姓,刘家孟戏属刘姓。“舍溪孟戏“无姓氏,有悖孟戏创建的宗族祭祀性质。(全文见皮肤病专科医院哪家好偏方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