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干的这些古桥,值得你走一走…
话说,
咱们新干的农村建设是越来越好
越来越有特色
一点都不比县城差
新干这三个特色小村
你去过吗?
潭丘乡马田村
马田村始建于北宋年间,现有农户户,人口约人。近年来,马田村在乡党委政府的统筹调度下,村组干部及理事会成员协调推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马田村历经近千年时代变迁,先后出了11名进士,成了远近闻名的进士村。
▲青砖绿苔,两三水井。老旧的巷子里,似乎还回荡着小时候的欢声笑语。
▲小时候经常去的马田商店,现在是否还留存着记忆中的味道。
▲村里的这棵老樟树,从树洞一眼望去便能看到天。
▲落日余晖,风景如画,诗意满满,好一片乡村风光。
▲房屋墙上的壁画极具特色,展示着马田村村民们的新风貌。
▲一出家门即竹林,抬头一望是花草。
马田村村史馆由村老礼堂改建,融入了村史、祖训、历史名人等文化元素。又将知青屋进行修葺,再现当时的劳动生活场面,让群众既能铭记历史,又能记得住乡愁。
全村投入建设资金余万元,拆除危旧土坯房及杂间余间,修建排水沟、新建环村公路、硬化巷道,铺设路沿石,新建荷花池休闲广场、停车场,配置了垃圾兑换商店,添置了新路灯,对全村进行了整体的绿化提升,村庄环境面貌日新月异。
荷浦乡邹家村
邹家村现有农户56户,人。该村将美丽乡村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相结合,累计投入建设资金万元,通过精心打造,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升,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邹家村大力发展灵芝、莲子种植产业,并在新农村建设中突出了灵芝种植产业,大量融入灵芝文化元素,打造成灵芝特色小村。
▲建设了以灵芝为主题的小广场、展览馆、雕塑、路灯、游步道、文化墙等设施,展现了生态宜居。
▲新修建了环村道路、巷道、雨污分离管网等基础设施。
▲邹家村还保留着新干油面这项传统制作工艺,并在农村建设中设置展区进行实物展示。村里还组建了一支20人左右的农民腰鼓队,既保留传统又弘扬新风。
▲在抓好日常保洁基础上,加大垃圾分类减量宣传,提升了村民环保意识。
三湖镇郑家村
郑家村坐落于袁水河之滨,共户约人。这里自然环境优美,村庄在一片葱绿的桔林中掩映;这里人文历史丰富,名人、名诗、名篇流传至今。
▲南宋诗人范成大留下了“芳林不断清江曲,倒影入江江水绿”的传唱诗句;民国小说大师张恨水以此地为原型写下了著名的爱情小说《北雁南飞》,生动勾画了晚清江南小镇的社会风情。
张恨水与三湖始终有着不解的情缘,尽管时代变迁,历史却依然留存在人们的心间,恨水广场便是为纪念才子张恨水而建的。
黄石红字,呈现着“恨水广场”四个大字。“恨水”休闲活动广场占地㎡,新栽绿化苗木50余株、路灯14盏。墙壁上的人像、书画无一不透露着当地人民对张恨水的尊崇之意。
▲村中整齐划一的古建筑以及盘虬卧龙、历经百年风雨的古樟树,无不展示着这个村落的历史传承。
修缮古建筑并采取租赁的形式转化为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精神面貌得到明显提升。
▲传统手工石磨承载着的是一代人的记忆。
红桔是三湖一张靓丽的名片,郑家村利用优越的自然生态和传统的民俗文化,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大力整治村庄环境,着力打造出了独具一格的乡村桔园风光。
▲红桔园内,硕果累累,红星点点,呈现出一片丰收景象。
村中累计投入建设资金余万元,其中群众自筹12.5万元,集中连片拆除危旧房、猪栏和旱厕;新修5条水泥路(巷道),贯通了全村道路网架,铺设了地下排水管网,到处都洋溢着新农村的气象。
趁着这天气晴朗、阳光明媚
赶紧约起来
走进新干特色村庄
领略一番别样风光~
▍小编电话、、
▍编辑:新干通(转载授权请联系
白颠预防白癫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