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干新增了这么多景点!你居然不知道?
新干是那种淡淡的、宁静的小城。
一直以来,喜欢南门桥的冻米糖,西门河个烧烤,中山路老电影院巷子里的炒粉,时间久远,日子漫长,这些陪伴记忆成长的美食渐渐不在了;
新干,这几年繁华得找不出旧时的痕迹,但唯一不变的却是赣江的水。从出生到至今,所有关于新干的记忆,正是寻着赣江水的味道渐渐而来。
从赣江西门河渡口出发,坐渡船抵达美食第一站~界埠。
(界埠老街)
界埠老街离新干县城一江之隔,确是另外一个世界,古朴而宁静。
界埠人沿着江边走来,就这里停下了脚步,喝着赣江母亲河的水,繁衍,生息。
(柴火狗肉)
新干人都知道荷浦的白切狗肉有名,而久居界埠的人,却忘不了界埠老街的柴火狗肉。
狗肉焯水,柴火起灶,焯水的狗肉放锅里走油,炒出肉香,放八角、桂皮、辣椒、蒜子、生姜,放水盖过狗肉,柴火炖煮,最重要的是柴火里煨几个红薯,狗肉香、红薯香,那味道是属于界埠人关于故乡最深切的记忆。
(荷浦街上)
荷浦小镇紧邻赣江,有大堤护岸。
从前,荷浦街很小,几家杂货铺,一家理发店,一家肉铺,街道冷清。现在的荷浦街可热闹,特别是当街的日子,四里八乡的人把荷浦街挤得满满当当。
(荷浦街上)
得益于赣江水的滋养,勤劳的荷浦人做的赣江河鱼可谓是一绝。
小河鱼清理干净,沥干水分,用少许盐腌一会。锅烧热,下小鱼煎至两面金黄。煎好的鱼起锅,利用锅里的余油,放入蒜片、姜片、青红椒、香叶爆香;爆香各种配料后,倒入半碗开水,加料酒、生抽,放入小鱼稍煮入味,最后洒胡椒粉、葱段,鸡精出锅。
这份鲜、香、辣的赣江河鱼才是荷浦人习惯的味道。
(赣江河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的家~在三湖。
三湖镇地处赣江之汇,古代南来北往贾商云集,小吃融合了各地的精华,清汤、油面、冻粉做得尤其好。离开家乡很多年,可一想到家乡的美食,还是难免食指大动,两眼放光。
(三湖街上)
(三湖堤上)
我对三湖老底子小吃的依赖,已经成为性格上的软肋。
新鲜小橙子(香橙)放入水中浸泡半个月每天换水,用开水杀去里面的苦涩味,时间久点效果更好,放阴凉通风处晾干(最好一晚上)水份,橙子放入盐、糖腌制,大蒜、姜、豆鼓、辣椒粉、生抽拌匀倒入橙子搅拌片刻,待晾冷后装罐放入冰箱一个星期时间,入味后即可食用。
三湖的橙子酱,点到为止的辣度,跃上舌尖,来了又走,只留独到的香辣,让你在原地痴痴念想,就像三湖的女子,总让你耐人寻味。
无论是普通饭桌还是三湖的大小酒家,总少不了这一份橙子酱。
(三湖~枳壳酱)
地处新干北的大洋洲,这里不仅有青铜文明遗迹,有男妈祖肖公庙,有地下巨大的盐田,更有一块肥沃土地上创造灿烂文明智慧的大洋洲先民……
小时候,外公就喜欢一边喝着大洋洲的老酒,一边和我们讲大洋洲九缸十八瓮的故事,原以为只是个传说,却不知多年后大洋洲真的找到了“三把半伞”中的青铜器国宝。
(大洋洲高速)
每年初冬时节,大洋洲农家就开始用谷蒸老酒,家家户户用大缸存储,满院子都是酒香。
大洋洲的老酒醇厚清香,后劲十足。自家酿造的老酒也是大洋洲人礼送亲朋好友的好酒。逢年过节、家庭聚会,大洋洲人必会端出自家的老酒,热情洋溢的劝酒。
大洋洲人是豪爽的,喝老酒常常是大碗大碗的喝,一碗一碗的干,醉在老酒的酒香里,这就是大洋洲人,带着酒香的大洋洲人。
(大洋洲老酒)
溧江是新干文化中心区,它是全省美丽宜居小镇,有着光辉的历史,值得每一个溧江人自豪。
溧江镇交通便利,京九铁路、国道、赣江水路、昌吉赣高铁成"川"字形贯穿全乡,素有"粮仓、经作区、万亩西瓜之乡"之称。
(溧江王言广场)
溧江山水清幽,造就平民食品~腐竹,煮熟的黄豆或者打出来的豆浆,口感甘香醇厚,味道浓郁馥香,而腐竹同样是秉承此种豆的甘香醇厚,每一张腐竹都是人工劳作,煮浆挑膜,一张张从盛煮豆浆的大锅里揭起凝结的腐竹膜晾晒。
(晾晒腐竹)
来溧江一定不忘这一份腐竹煲,溧江农家做出来的腐竹色泽浅黄油面鲜亮豆香浓郁,入汤不化,味道鲜美,爽脆有嚼劲!
将腐竹提前泡发备用,将泡发好的腐竹切长段,取砂锅,放入切好的腐竹和适量的老卤汤,加入适量清水,然后放入少许食盐、白胡椒粉、和酱油,小火煮20-30分钟左右,方便腐竹入味,腐竹入味后,淋上芝麻油,上桌即可食用。
(腐竹煲)
桃溪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桃溪乡地势东高西低,以山地为主,境内生态优美,名胜古迹众多,有板埠的"水阁凉亭",城头的明代古墓及素有"小庐山"之称的玉华山。
(桃溪老街)
(水阁凉亭)
桃溪最出名的莫过于黎山的土腊肉、土烧、板埠的香菇,而我最喜欢的还是黎山~油豆腐。
走进黎山,走进古朴的舌尖美味。黎山油豆腐是黎山人手工磨豆,山茶油炸至,嚼劲十足,每一块豆腐都鲜嫩可口。黎山油豆腐是黎山人过年招待客人的一道美味佳肴。
五花肉切块,放在开水里焯一下,冲洗干净,锅中重新放入水,然后放入五花肉,倒入料酒、老抽,大火煮20分钟,改小火炖40分钟,最后放入水里冲洗过的油豆腐和一勺白糖开中火慢炖10分钟,最后装盘即可。
寒冬时节,黎山人的这份油豆腐烧红烧肉让人垂涎三尺,荤素搭配,红烧肉不再油腻;油豆腐吃起来口感更加润滑,没有干涩的感觉。
(黎山~油豆腐)
东家有擂茶,西家有酱饼;开门便是一家人,这就是山里七琴人。
七琴人热情、直爽、大方,去七琴做客,一定会被热情的大妈请去喝擂茶,山里人喝擂茶,见者有份,越吃越人多。
(七琴~街上)
做擂茶时,擂者坐下,双腿夹住一个陶制的擂钵,抓一把老茶叶放入钵内,握一根半米长的擂棍,频频舂捣、旋转。边擂边不断地给擂钵内添些芝麻、花生仁、鱼腥草,小茴香,待钵中的东西捣成碎泥,茶便擂好了。然后,用一把捞瓢筛滤的竹管的(勺茶的竹筒)冲入山泉水或沸水擂几圈,一时满堂飘香。品擂茶,其味格外浓郁、绵长……
每一次喝擂茶,那是一种久违的味道,童年时对七琴的记忆和亲情,在猛然间充斥于心。
城上,承载了乡愁的山村,其实远比你想象中更为绚丽。
城上的山水安静、秀丽,城上,寻根而来,小时候舌尖的记忆,这时候突然被唤醒,想家了.......
(城上~窑里水库)
城上好吃的太多,左湖农家土鸡蛋、左湖淮山、城上太背土烧、山坳蜜蜂街土蜂蜜、竹溪酱饼、酱豆子,窑里水库鱼干、大坑竹荪、丰乐农家笋干、丰乐农家秘制豆酱、辣酱、丰乐农家秘制萝卜干、酸菜干……
城上最有名的美味,当然要数城上木子熏肉,一道最土的农家美味。有人说回城上老家最嗨的,是吃一块又肥又香的木子熏肉。(木子熏肉)
潭丘,从古至今就是备受瞩目的旅游文化!
潭丘自然景观独特,有“中洲十景”、独龙泉、海木源等资源风光;这些年,潭丘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年7月,成功举办了海木源第一届旅游节,打响潭丘旅游开发“第一枪”,让潭丘的旅游产业走在前列。
(中洲祠堂)
潭丘的大山里有讲究吃麻糍的习惯,一到岁末年初,潭丘家家户户打麻糍,一口大锅,蒸上香气腾腾的糯米粉,然后全村的人都加入打麻糍的队伍。
蒸熟的米粉放在石臼里来回碾压,(需先在石臼窝底抹上一层茶油,以防粘贴麻糍)几个人要通力合作,注意力道,最好是一碾到底,直至糯米成糊。这一系列的动作要干脆利落,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有如一场精湛的艺术表演。
打好后的糯米团拿出放在铺满保鲜膜的肚盘上,捋平捋薄,看着香香糯糯的糯米团,迫不及待的就揪个尝尝,这就是小时候的味道。
刚打出的糯米团要等冷却切块,用凉水(有些会加入黄栀子)浸漂在木桶中,经常换水可以保存好多天,过年的时候随吃随取。
如今在许多地方已失传了传统年俗,“繁琐”的春节礼俗也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过年别忘了去潭丘大山里~打麻糍。
(打麻糍)
麦斜镇原来一直被称之为鸡峰人民公社,年更名麦斜人民公社,年12月撤乡建镇。
麦斜镇拥良好的生态资源,数千亩杉树、毛竹的森林“天然氧吧”,还有上寨的瀑布、梯田、山村等旅游资源于一体,被新干人称之为世外桃源。
(麦斜街上)
麦斜的山清水秀造就了麦斜竹笋的生长。
麦斜上寨村的竹笋由鲜嫩石竹笋晒干制作而成,以“清鲜盖世”、“甲于果疏”著称。
竹笋炒肉是麦斜普通人家的家常菜。把竹笋干提前泡发,五花肉切块,锅烧热,倒油,油热后,放肉和竹笋翻炒,尽量把肥油炒出来,放米酒、水浸过竹笋和肉,小火慢炖,水干起锅,相信用它下饭可以吃三碗。
(上寨~竹笋)
神政桥有一个新干人都知道的美丽神龙湾~金果世界的乐土。
神龙湾水色秀丽,一路碾过的橘林、稻田、菜园、篱笆和晒场......
(神政桥~神龙湾)
浙江粽子是神政桥红星移民村村民的拿手小吃,用粽叶包裹蒸煮,腊肉的咸香,板栗的鲜糯全都融在一起。出了锅一打开,满满当当的粽香扑鼻,忍不住口水。
(浙江~粽子)
金川镇,新干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金川镇历史悠久,自隋文帝设县治镇以来,有余年历史,金川尤喜“赣菜”,赣菜选料精细,讲究刀工,注重火候,在烹调上擅长煎炒,焖烧,炆炖,腌腊,注重保持原汁原味,咸鲜酱香酸辣,汤汁香醇,爽而不腻,在质感上讲究酥、烂、脆、嫩。
(金川镇)
生活在金川镇,忘不了的确是金川的一盘炒粉。
金川人每次和朋友开玩笑打哈哈,总是调侃,走,请我恰一份脚鱼炒粉。真朋友、真兄弟的立马从金川的旮旯小巷里炒一盘多多的佐料、多多的辣椒,没有脚鱼,一样吃的风卷残云,这才是金川镇的美食。
沂江乡位于新干县南部,东、北面均与金川镇接壤;西部紧靠赣江,与界埠镇隔水相望,南面与峡江县水边镇毗邻。
沂江乡自古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沂江专属的美食,一定绕不开沂江的东湖牛肉。沂江人还有句老话:吃牛肉只有东湖牛肉馆够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些家乡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深深融入新干人的生活里,无论脚步有多远,忘不了的还是这些熟悉的家乡味道。
今日话题新干美食这么多,小编无法一一写出。在你心中,你最喜欢的新干美食是什么?赶紧下方留言告诉大家吧!
▍小编电话、、
▍编辑:新干通(转载授权请联系
暖色Nuanse唯美时光,温暖世间颜色。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