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六月的一天下午,麦?镇晓坑村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崔恺院士一行3人,来调研晓坑村魁星阁,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晓坑村的规划建设把把脉、定定方向。
魁星阁
崔恺院士为何造访晓坑村呢?原来,崔恺工作室里从事模型的宋建军是新干麦?镇晓坑村人。这次崔恺院士要去景德镇做个项目,小宋邀请崔恺院士来他的老家晓坑村看看,崔恺院士欣然答应,带着他的两个助理一同来到晓坑村。
崔恺院士
崔恺,男,年8月出生,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天津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院总建筑师。主要成就:丰泽园饭店和北京现代城规划。
魁星阁周边景色
“魁星阁历史悠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加强保护和修缮,可以考虑拆除村头闲置危旧仓库,用其旧木料进行修缮,修旧如旧,并结合老村遗址和晓坑水库,利用当地丰富的竹资源修建一些竹质栈道等基础设施,打造一个乡村遗址公园,让其人文得以传承。”崔院士在现场说道。
与晓坑村人合影
一到晓坑村,崔恺院士等人走村入户,和村民亲切交谈,询问当地的风俗沿革,了解村庄的历史变迁,实地勘察了村头具有多年历史的魁星阁和老村遗址,为该村今后的规划建设发展提了很多实质性的建设意见。
崔恺在现场说:“魁星阁历史悠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加强保护和修缮。可以考虑拆除村头闲置的危旧仓库,用其旧木料进行修缮,修旧如旧,并结合老村遗址和晓坑水库,利用当地丰富的竹资源修建一些竹质栈道等基础设施,打造一个乡村遗址公园,让其人文得以传承。”
如:建议村前多栽树,村内打通几条直巷,使村前可直接看到村后的青山,让村内透绿;村民房屋改造,考虑村内房屋现有间距不足,建议新建房屋建三层以内的坡顶房,底层建议做成开阔活动空间,外装饰建议不采用瓷砖和不锈钢等现代化建筑材料,而采用外墙建筑涂料,在窗户上增设窗檐,统一建筑风貌,使村庄更具乡土特色。
魁星阁一角
古人在晓坑村建造了魁星阁,期望魁宿能光顾晓坑,接受人间香火,保佑书院世代学子,人人学有所成。
魁星阁是高三层的宝塔型建筑,六面飞檐翘角,可谓当时川沙之最高建筑。魁星阁有个葫芦型塔顶,据传,为保一方平安,建塔时在葫芦里放置了一颗宝珠,名曰定火珠。
院士看现场
魁星阁背面
文物古迹是不可再生资源,文物古迹遇到破坏,人文价值就荡然无存。
人文资源是发展旅游经济的基础,一旦破坏,旅游经济也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门。乡村,有历史才有生命,有文化才有灵魂。我们应该好好保护文物古迹,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记住乡愁。
魁星阁正面的池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魁星阁飞檐翘脚
魁星阁里面
魁星阁飞檐
魁星阁和古树
魁星阁周边的交通
勘察完晓坑村后,崔恺院士表示回去以后将为该村今后的规划建设做出一个概念指导规划。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乡村旅游特色的晓坑村将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来源:洋洋频道)
原创文章版权归微新干所有,转载须注明出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