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干县三措并举推进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新干县积极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农村建设,采取三项举措大力推进生态宜居秀美乡村建设,致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人居环境。

一是扎实抓好生活垃圾治理。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与村庄整治建设同步推进,在完善村庄“七改三网”及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基础上,扎实抓好农村生活垃圾统一收集转运处理工作,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该县建立了“户分类入桶—村集中收集—乡镇清运压缩—县统一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机制,实现了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垃圾收运市场化服务、卫生保洁长效管理“三个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在此基础上,该县通过建设垃圾兑换商店、有机垃圾沤肥窖、建筑垃圾填埋场、有害垃圾回收箱等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以及加强宣传教化和示范引导,按照“有毒有害垃圾封存、有机垃圾沤肥、土建垃圾填埋、可利用垃圾回收、其他垃圾进入收运系统”的处理模式,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全县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明显减少。

二是积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该县在新农村建设中注重保留村庄自然风貌和原始生态,因地制宜利用农村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景观,着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不断拓展新农村设内容、提升新农村建设品位。全县打造了七琴燥石、溧江溪边、桃溪板埠和黎山、潭丘乡海源和木源等一批秀美旅游乡村,每年接待乡村旅游游客10万余人次。潭丘乡大塘村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水、田园、林木等生态资源,引进江西颍川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海木源景区,打造了集田园文化体验、娱乐休闲、养生度假、生态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基地,成为吉安市旅游品牌的新亮点,年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门票收入达多万元,为周边村民提供60多个就业岗位。

三是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该县在新农村建设中,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保护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等历史遗存,深挖文化底蕴,传承文化脉络,守住文化之“魂”。全县打造了“蜜柚文化”桃溪板埠村、“柑橘文化”神政桥水南村、“擂茶文化”七琴隆堂村、“移民文化”桃溪瑶埠堎村、“仁孝文化”麦?隋岗村、“红色文化”麦?脑上村等一批彰显文化底蕴、承载乡愁记忆的美丽乡村。溧江镇路溪村传承李氏家训家风,秉承“尊本溯源”理念,守住年历史文脉,将自然生态与历史人文完美融合,打造成了一个文化大观园,村内溪岸垂柳、小桥流水相互衬托,古樟、古巷、古民居交相辉映,被评为“全省最具乡愁古村落”。

来源:新干县委农工部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权威医院
白癜风危害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anzx.com/xgxfc/2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