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
近年来,新干县深挖文化资源,就地取材,将自然风貌、人文历史、风土民俗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之中,外树“面子”,内修“里子”,一股文化新风在广大农村逐渐兴起,势头强劲。
塘边村是新干县溧江镇的一个小村落,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一直以来是“穷山恶水”之地,然而近年来却悄然间发生巨变。粉墙黛瓦,烟笼村廓,迈四进士之门,饮古井甘泉,一个恰似水墨画意般的乡村,以前“无人问津”,连本村人都想着走出去,如今却是游客纷至沓来,成了远近皆知的乡村旅游点。
抗日战壕遗址公园
如何将一个“人见人恶”的村庄打造成“人见人爱”的乡村旅游点,塘边村有着自己的盘算。该村虽然地处深山,远离县城、交通不便,但另一方面,依山傍水的环境造就了其独有的生态之美,加上这里是康熙赐匾“天下清官第一”的王言的故乡,村里一直都流传着王言一家“一门四进士”的佳话。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塘边村利用生态之美、文化之美,一方面对原有旧房进行修缮,保留乡村原貌,另一方面将本村自然生态中的樟、桔、井、渠等元素融合,形成山、水、林辉映生态景观。同时,将历史人物王言融入到村庄建设中,打造了廉政文化广场和四进士广场,建设了郊野公园。
现如今,塘边村一举甩掉了“脏乱差”的帽子,并成功创建省3A级乡村旅游点。
四进士广场
无独有偶,该县的桃溪乡板埠村,同样凭借一股文化之风带动了乡村旅游。该村通过深入挖掘“古文化”、“红文化”,突显村庄文化内涵,建设有水阁凉亭、茶马古道、古城墙、谢家老宅、百樟园、休憩古巷、“仙姑井”等,修缮了板埠人民公社旧址,新建了抗日战壕遗址公园,每一个小景旁边都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其历史由来,提升趣味性、观赏性。浓厚的文化韵味不仅让村庄变得更加美丽,也让这里成为新干县又一张乡村旅游名片,板埠村也因此被评为全省二十佳休闲旅游秀美村庄。
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新农村建设时指出,“注意生态环境保护,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坚持传承文化”,新干县美丽乡村建设的理念正根植于此。近年来,新干县大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新理念带动新发展,外树“面子”,内修“里子”,既有“形”,又有“魂”,让农村真正“留得住山水,记得住乡愁”。该县坚持规划先行,突出个性、特色,做到无规划不设计、无设计不施工。同时积极挖掘各类资源,把历史名人树起来、趣闻典故挖出来、民俗文化传下来,从新干特有的小桥流水人家、田野自然景观和庐陵文化、青铜文化入手,科学谋划“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特色布局,把自然与人文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让广大市民休闲的地儿越来越多,想看的景点越来越好。全县涌现出如七琴镇剪纸、溧江镇“天下清官第一”王言、三湖镇《北雁南飞》作者张恨水、界埠镇战国粮仓、荷浦乡岳飞点将台、大洋洲镇商代大墓、牛头城遗址等一批特色文化名村、名景。
塘边村
来源:新干县新村办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