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季春风送暖、微风拂面的时节。春天的绿意如约而至,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也即将到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精神及国家节假日放假规定,我园清明节放假安排如下:
:4月3日-4月5日共三天
:4月6日(周二)正常返园
02假期温馨提示1.加强外出安全教育:若带孩子上山祭祖,须做好山林防火教育,切勿让孩子带明火,玩火等;若带孩子外出旅游、放风筝等,一定要有成人监护与照顾,遵守交通规则,以防走失。
2.带孩子外出时,家长要做好孩子的行为榜样,遵守交通规则,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引导幼儿爱护公共卫生。
3.近段时间天气多变,教育孩子雷雨天时尽量少在户外活动。天气逐渐转热,还要看管好孩子不能到河边、池塘边玩耍,更不能私自下水游泳。平时还要加强孩子自我防范、自我保护、防火、防煤气中毒等教育,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
4.春季是多种传染病高发期,尤其最近其他地区又发现新冠疫情病例,疫情防控不松懈,所以请家长督促孩子多喝水,饭前、便后、户外活动后用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以多种形式向孩子讲解卫生防病知识,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活动,以防增加传染的可能。
5.放假期间,请安排好孩子的生活作息时间,睡眠有规律,不暴饮暴食,少吃零食,不吃生冷食物,尽量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保持一致,保证孩子有规律的饮食与生活。
6.四、五月份是孩子骨骼生长最快的时候,请合理安排孩子休息时间,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多做一些户外活动,增强孩子体质。
03清明知多少01认识清明节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02清明节习俗一、扫墓
上坟扫墓是清明节的例行活动。古时习俗,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将食物供祭在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墓培新土,折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并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二、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三、插柳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一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二是插柳戴柳以辟邪;三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四、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代的人们把风筝放上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五、荡秋千
秋千最早叫"千秋",汉代以后成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节、寒食节等节日的民间游戏。唐代荡秋千十分流行,并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
六、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