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有件事值得大说特说
那就是——
大洋洲镇出书了!
这个以“青铜王国”闻名于世的
全国重点镇
第一次将其厚重的历史人文汇于书香
精心呈现在大家面前啦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之际,由新干县档案局和大洋洲镇政府联合出版的《大洋洲记忆(上)》文化篇一书,正式和读者见面了。
封面由杨九根(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新干县知名画家)精心设计
中共新干县委书记包静为本书作序
大洋洲镇历史悠久,人文鼎盛。近几年来,这个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民生大为改善,全面、系统记载大洋洲乡村文化的书籍亟待整理开发。年年初,这项工作在张树涛与郑剑平两人的推动下正式启动,并取名为《大洋洲记忆》。
随后,书的编写提纲和征稿函一经发布,便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特别是许多大洋洲籍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经过一年时间的征稿、编辑,《大洋洲记忆(上)》于今年年初正式出版了。
这本书写了些什么?
《大洋洲记忆(上)》分为古迹揽胜、史海钩沉、民俗风情、传统手艺、姓氏源流和创业先贤六大栏目,共入编文章80篇,计18万字,图片46张。
古迹揽胜位于赣江之滨的大洋洲镇古迹众多,本栏目详细介绍了大洋洲商墓、商周遗址、萧公庙、夏塘古戏台等古迹。
史海钩沉通过编写者的亲闻、亲历、亲见,将大洋洲镇的历史人文一一道来,涵盖村庄变迁、农耕生活、人物春秋等。
民俗风情新屋上梁、过屋、婚嫁、说彩、乡音……本栏目集中展示了大洋洲许多别具特色的民俗风情。
传统手艺制老酒、磨豆腐、纳鞋底、编织竹篮……一幕幕熟悉而又久远的影像是不是瞬间浮现在脑海中。该栏目介绍的便是通过勤劳朴实的大洋洲人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传统手艺。
姓氏源流大洋洲镇总人口2.6万,共有57个姓氏,本栏目选取了其中人口基数较大的12个姓氏(杨、张、李、黄、聂、刘、皮、谭、郑、习、袁、傅),对其做了比较详细的探源溯流。
创业先贤近现代时期,从大洋洲走出许多创业人才,开创了备受瞩目的商业成就。本栏目选登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刘恒谦、徐东甫、杨竹秋等人的创业故事。
这本书谁写的?
《大洋洲记忆(上)》编撰委员会成员合影
前排左起:郑剑平 黄福生 孙六根 李晓剑 艾建军 杨海涛 杨桂兰
后排左起:张剑平 张海涛 李桂如 朱建刚 杨爱军 聂信开 杨 璐
《大洋洲记忆(上)》编辑部成员合影
左起:涂 莹 彭月根 杨 璐 郑剑平 张树涛 朱福生 彭建新
这本书还有下篇吗?
是的,上篇是文化篇,下篇则是创业篇。
“一个包袱一把伞,出去外面当老板”。上个世纪初,聪明、勇敢的大洋洲人,云游四方,闯荡世界。事业有成之后,便不忘家乡,回报桑梓。其典型代表就是红极一时的湖南洪江“杨恒源”号杨竹秋先生等创业模范,他们的创业精神是永恒的。
大洋洲镇地图
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春潮云涌,新时代的大洋洲人不甘示弱,敢立潮头,他们奋力打拼,脱贫致富,追逐成功,出人头地,超越自我。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人生赞歌,值得我们秉笔直书,传承弘扬。
《大洋洲记忆(下)》创业篇将通过讲述创业者的创业历程,进一步点燃全县人民创新创业的激情,为推动全民创业,加快富民兴干发挥积极的宣传作用,给人以启迪和借鉴。目前,《大洋洲记忆(下)》创业篇正在加紧编写中,预计在今年4月与读者见面。
这本书在哪看?
更多详细的内容尽在这本诚意满满的《大洋洲记忆(上)》中,小伙伴们可以前往新干档案局、新干图书馆借阅。
档案局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7:30(节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