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入夏以来,
我省已连续发生多起学生溺水事故,
令人痛心!
也向各位家长敲响了警钟!
6月3日
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
再次致信全省中小学生家长
各位学生家长:
你们好!
我省夏季高温持续时期长,境内江河、水库、山塘密布,开放性水域广阔,中小学生亲水、玩水的机会多。随着天气逐渐炎热,学生溺水事故进入易发多发期。
调查显示,我省学生溺水事故基本都发生在周末、节假日或上下学途中等学生脱离学校监管的时段;造成多人溺水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盲目施救。
对此,我们希望各位家长切实履行好法定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日常管理,强化防溺水安全教育,要反复教育孩子做到“六不”:
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尤其要教育孩子遇到有人溺水时要立即寻求成人帮助,科学、智慧救援,切忌盲目下水施救和手拉手施救。
各位家长,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承载着每个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孩子平安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江西省教育厅厅长
叶仁荪
年6月3日
溺水
仍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
第一杀手!
而最近
有个孩子就很幸运
↓↓↓
年6月3日15时30分许,
原本平静的宜春市靖安县双溪镇马尾山林场
突然传来一声惊呼:
“有孩子掉进水里了!”
靖安县公安局双溪派出所
副教导员付勇与民警袁田正在附近执勤,
听到叫声后,
付勇立马拨打急救电话并向水井方向跑去。
只见一个约2岁的男童被一老妪从蓄水池中救起,
男童当时昏迷不醒,
嘴唇和肤色已经变成紫色了……
见状,付勇果断跪地,侧过呛水男童的身体,让其倒立,然后用中等力度的空心掌拍打其背部,使呛入肺部的水迅速流出后,立即给男童做人工呼吸。经过5分钟左右的紧急施救,男童脸色逐渐红润并恢复了呼吸。
随后,付勇医院,途中遇到救护车赶来,便共同将男医院进行救治。回到执勤岗位后,付勇因为担心孩子还打电话询问其主治医生。据医生反馈,目前男童生命体征完好,已无大碍,多亏及时做了救护,不然就危险了。
事后,据付勇回忆,当时情况非常紧急,他脑中第一闪现的是曾经在警校培训时的所学的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这才将男童救过来。
经了解,原来当时男童是和其3岁多的哥哥在蓄水池边玩水不慎落入池中,至昏迷且呼吸微弱。幸亏被村民救起,及付勇施手救援的黄金5分钟,男童才争取到最佳急救时间,没有引发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
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
●不了解水性,对自己的体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确估计,进入水中便可导致溺水。
●即使是习水性的人,由于未做充分准备活动,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或者游泳的时间过长,体内的二氧化碳丧失过多等原因也会在水下出现四肢痉挛、抽搐,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
●安全意识淡薄,在非开放的水域游泳,四肢可能会被水底的水草缠绕而导致下沉,或者陷入泥沙而失去控制能力。
●在水中互相嬉戏、打闹,发生意外后又惊慌失措,导致溺水。
●身体不好,患有心脏病、贫血、癫痫及其他慢性病的人,可能在游泳中因冷水的刺激而引起旧病复发,从而导致溺水。
此外,这些安全常识一定要教给孩子!
●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
●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
●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游泳抽筋的时候可以选择仰泳,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遇到同伴溺水不要惊慌,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不要手拉手施救,要及时呼救并拨打。
●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
这十种表现说明溺水了!
①头浸在水里,嘴巴在水平面上。
②头向后仰,嘴巴张开。
③眼睛空洞,眼神散乱。
④眼睛闭上,脸无表情。
⑤头发散乱在额前或者眼睛上而无动于衷。
⑥竖直方向上,腿部没有动作。
⑦换气慌乱,断断续续。
⑧想游向一个方向,但是无法前进。
⑨尝试翻转身体。
⑩好像在攀爬无形的阶梯。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家长:
5cm+5min=溺亡
不论是江河湖海、亲水平台、人造河流还是游泳池,甚至是自己家的浴缸,其实都隐藏着种种溺水隐患。
美国疾病防控中心称,1~4岁幼儿的溺水事件,大部分都是在浴盆、脸盆、水桶、浴缸等居家水容器中发生的!只要水深5cm,孩子浸在水里5分钟,就可能窒息溺亡!!!
请转发提醒,
让更多家长、老师看到!
你的一次提醒,
有可能救了一个孩子!
甚至一个家庭!
◆◆◆
▍小编电话、/
▍编辑:新干通(转载授权请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