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民办老师》中集第十四回
说古道今临江镇
装神弄鬼王大仙
微力
又有看客问道:花痴是什么?这里简单做一个科普工作。花痴就是男女因情感受挫或单相思,而出现的精神错乱。乡间一般称之为花痴,又称花病。轻微的茶饭不思,夜不安眠,神情恍惚,喃喃自语。程度较深的自我陶醉,情话连篇。爱欲横流,千姿百态。严重的会模仿男女性爱,做出亲密亲爱亲昵的姿态。甚至会脱衣服脱裤子,自摸自慰自乐。这还了得,此乃孔府圣地,岂不斯文扫地?虽然批林批孔批宋江,如此模样还是不能见人。学校只好派了几个已婚女老师,日夜看护叶小芳。不让她出门半步,吃喝拉撒全在屋里。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一个段子是这样说的:有些事情可以做不可以说,有些事可以说不可以做。有些事不可以说也不可以做,有些事可以说也可以做。是滴是滴,有些事情领导可以出面,表示重要重视重点重量。有些事情领导不可以出面,避免被动尴尬下不了台。至于哪些事可以出面,哪些事不可以出面,这个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后面开的那几个神秘兮兮的会,何德何能和半工半农都没参加。会议中心议题,自然是叶小芳的病情及其解决办法。其中有些奥秘,在此稍稍透露一下,诸位注意保密哦。前面说过,乡村文化其实很有意思。既没有什么理论根据,也没有什么科学道理。但是它有成效实效,立竿见影,看得见摸得着。几百几千年以来,就是这样陈陈相因代代相传。有人说过,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乡村有乡村的规矩,约定俗成,各司其职。往生超度找蒙山清凉寺的和尚,敲木鱼念佛号作法事。驱魔捉鬼找白云观的道士,手执三尺桃木剑,口喷神火鬼魅毕现。阳屋阴宅选地择日找风水先生,取字号起大名找私塾先生。如是男女双方结婚多年不能生育,或是男方举而不坚坚而不挺挺而不久久而不射,或是女方白虎转世天生冷淡身体虚弱不能承欢。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男女双双就去登鸟山观母洞。豁然开朗,胜似郎中,不用苦口良药,如此妙哉妙哉!再比如说夜哭郎。那可不是一般的哭,简直就是要人的命!哭得撕心裂肺歇斯底里,哭得死去活来夜以继日,哭得排山倒海天崩地裂,如同世界末日即将来临。医院请郎中看大夫,就是玉皇大帝天王老子观音菩萨,八仙过海十万天兵一起到来,也只能是满地鸡毛望洋兴叹:生死有命万事随缘由他去吧!此时,建议你不妨试试乡间土法子。找一些黄裱纸,提请注意,不黄不行,其他颜色不灵。寻一管旧毛笔,不旧不行,新的不灵。弄一瓶臭墨汁,不臭不行,香的不灵。你别笑,笑了也不灵。再找一个没进过学堂,又会写毛笔字的人。实在找不到,进过学堂的也行,但要找成绩不好的,最好是留过级退过学的哦。你看,上帝造人,大小高矮粗细肥瘦美丑长短优劣刁愚,万物皆有用途。那就开笔吧。最后说一句,务必按照以下内容以下要求,用正楷字自右向左竖排抄写,每句单列不得转行。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来往君子念一念一觉睡到大天光你问抄多少张?这个也没个啥具体定数,你自个看着办。实在心中没底,可找风水先生或私塾先生咨询。估计预计带统计,小村子二三十张,大村子三五十张,再大恐怕就得上百了吧!你问贴哪里?村头庄尾来往路口电线杆上,男女茅厕门口窗户,大樟树老柏树下聚众乘凉地,小巷深深拐弯抹角处,田头地角出工小歇小解地方.......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人多势众地方,多多益善便是。嗨,真是奇了怪了!长的三五日,短的二三日,最快的当日就见效。刚刚还眼泪汪汪鼻涕光光,转眼就裂开嘴呵呵笑,那模样真是可爱极了!天开了,云散了,太阳出来了,我家宝宝不哭了!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诸位看官若有兴趣,我们找机会再聊。还是先回到请神婆,为叶小芳驱魔治病上面来吧。那天我没有参会,自然没有机会推荐江边村的三婆,这个多少有点小遗憾。这种事情,学校领导当然不宜出面。那时全国都在批林批孔,破四旧拆庙宇砸神像。你请神婆搞封建,顶风作案罪加一等。万一上面追究下来,大家都没好果子吃。领导不出面,可以说是群众自发的,大家都好交代。何德何能的意思是,请神婆不宜太近。太近容易走漏风声,对大家都不利。尤其是对叶小芳,那可是一辈子的事,别耽误人家的前程。最后选定方案:请邻县临江镇神婆王大山人。我们先说临江,再说王大山人。临江原名萧滩,唐武德八年改为临江镇。该镇位于江西中部,东接樟树,西连新余,南靠新干,北邻高安。因其濒临赣江袁河萧水汇合处,素有八省通衢四会要冲之美称。临江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成为军路府署所在地。曾管辖上述四县,是江西境内保存最完整的将军道台衙门。随着时代变迁,政权更替,后沦落为一个集镇,划归樟树管辖。临江因其水陆联运,四通八达,是赣中地区重要的商品贸易集散地。经济繁荣,商贸发达,人口密集,传闻最盛时城内三万户,城外八千烟。明朝被列入全国33大工商课税重镇,尤以药业木业酒业闻名于世。这里只说药业。江湖上有两句流传甚广的歌谣:方不出临江不灵,药不过樟树不齐。说的是方剂如非出自临江大夫之手,不灵验也不奏效。药材未经过樟树地面,那就不能算全部齐备。当然,这只是历史上对药都的美誉,不能完全当真。但是每年全国药交会在此举行,规模盛大商贾云集,沿袭千年从未间断,这可假不了。药业史上有临江帮京帮川帮之说,区区临江傲居三帮之首。这里有个缘故,我们稍后就会说到。自唐代以来,临江包括樟树,三分之二的人以药为业,俗称吃药饭。包括种药制药卖药,产供销一条龙。到清代更甚,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吃药饭。即使是今天,依然有百分之五十以上。还不包括那些漂洋过海外地发展,行内行外成功或不成功人士。开堂馆的大夫,跑江湖的郎中,空麻袋背米的药贩,提篮子的经纪人,还有专门采购收集药材,专业仓储配送药材的庞杂机构。当然也包括医托药托,假冒伪劣无证经营江湖骗子各色人等。繁荣的经济,伴随着灿烂的文化,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苏轼朱熹文天祥解缙等历代名儒,先后来此访贤讲学,吟诗作画,开馆授徒。该镇盛名远扬的大观楼对联,便是明朝大学士解缙所题。风挟钟声过渡口月移楼影到江心说到药业,就必须说阁皂山。阁皂山又称阁山或阁岭,因形如阁色如皂而得名。雄踞赣江东岸,绵延余里,最高处海拔米。境内群峰怀抱,怪石林立,深壑幽谷,飞瀑流泉。以山川之秀,古迹之众,传说之神,名胜之多而驰名于世。建安七年,38岁的道学家葛玄见此地空山幽谷土良水清,灵芝百草信手可得,疑为宝地仙山。决意在此修真悟道,于骆驼峰侧修建卧云庵。筑坛立灶,设馆授徒,广收门徒,悬壶济世,宣扬灵宝道学。相传葛玄在此采药炼丹八载,研习长生不老之术,最终炼成九转金丹。其服丹羽化飞天后,被道教尊为太极仙翁。可以这样说,葛玄是灵宝道派的始祖,也是临江医药的奠基人,这也是临江帮为三帮之首的缘由。天下名山,道教福地,神仙之馆。这是历代皇室对阁皂山的誉称。唐高宗御封为此山为天下33福地,与南京的茅山,贵溪的龙虎山,并称为三大道教名山。宋代为鼎盛高峰期,山中和尚道士及修行者,达千人之众。此后仙家大师高人神婆,历朝历代不乏其人。周易八卦测字看相,推背摸骨占卜会先,驱魔捉鬼断机招魂,奇门遁甲星相扶乩。三教九流,五花八门,什么都有。这里只说王大仙。也不知俗家姓甚名谁,也不知归属何宗何派,江湖上只称临江王大仙。方圆百里,声名鹊起。只要提其名号,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论言者闻者,皆是毕恭毕敬,有如祖上先人。王大仙原先在阁皂山侧朝阳处,建了一个小庵。青砖黑瓦翠竹绿蕉,白色围栏朱红窄门。石子铺路弯弯折折,竹帘恍惚若隐若现。或琴或磬其声悠远,檀香沉香实为难辨。门楣上方题有三字:济宁庵,其意为济世安民宁心静养。那字似篆非篆,似隶非隶。有篆有隶,篆隶结合。确实耐人寻味,让人琢磨不透。有人说此乃吴道子所书,有板有眼。亦有人说是伊秉绶亲笔,有根有据。还有人说是太上老君墨迹,引经据典还有佐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字直接写在墙上。白色墙面,白得油光发亮。黑色字迹,黑得如镜反光。两者形成反差,起落极大抢人眼目。起首一方闲印:养气,落款并无字号,只有一方名章曲里拐弯,细辨乃:道安真人。两方印章俱为朱红,与黑白两道神奇搭配,融为一体甚为和谐。再看朱红窄门两侧,悬挂一副对联:振衣台上三冬暖卧云亭中六月凉书法应为行草书,铁划银钩,行云流水。落款处亦为一方印章,仍为道安真人。对联撰刻在竹片上,那竹片有点大,一剖为二。可能时代久远,竹片黑里泛红,红里发黑。对联就藏在黑红之间,远看不知何字,近观方知端详。.........这么一个绝好去处,可惜早已不复存在。文化大革命一来,数队革命小将高唱语录歌,握紧铁拳头,雄纠纠气昂昂上得山来。什么神仙名山,洞天福地,统统都见马克思去吧。先是一通斧头榔头,再加拳脚锄耙。把那些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天尊天师各路神仙,统统推倒砸碎当场焚烧。再把那些砖墙木柱,全都拆了运往山下,给生产队盖牛棚猪场茅厕。济宁庵自然不能幸免,王大仙也被赶下山来。再也不敢称什么大仙了,改叫王大山人。明眼人自然知道,其实还是王大仙。红卫兵们古书读得少,不知究里便任由她叫去。王大山人此刻寄住在一个破败土砖屋子里,黑古隆冬寒气侵骨。窗户是旧木板隔就的,斜斜的射进几道光来,说不上是日光还是雪光,也说不上是凄凉还是神秘。墙壁上贴着毛领袖挥手我前进的照片,凹凸不平半明半暗,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地面上燃起一堆柴火,飘飘忽忽摇摇曳曳。火光映照着屋内两个人影,一老一少相依为伴。山人南人北相,女性男相。约摸五十岁,身高一米八。虎背熊腰,长臂过膝,这在江南女性中是很少见的。加上皮肤黝黑似猪肝色,说话声音翁声翁气,有一种不言自威的神秘感。不管有事没事,总是盘腿坐在床上。眼睛似开似闭,样子似睡非睡。一身黑衣黑裤,头上挽一发髻,像是道士又像道姑。这身打扮在那乡下地方,也是很少见的。最神奇之处,是王大山人歪起嘴抽旱烟。那烟杆足有一米多长,约大拇指粗细。竹竿斑斑驳驳蔓蔓点点,也不知是罗汉竹还是湘妃竹。烟斗是银灰老银铸成,粗狂大气。烟嘴却是蛋青和田玉,精雕细琢。那火忽明忽暗,那烟飘飘渺渺,颇有几分仙气。山人身边竖放一截大竹筒,黑乎乎的象个古物。上面还隐隐约约刻着几个字,像是甲骨文,又像是鸟虫书,没有一个字认得到。山人时不时端起喝两大口,只听得咕嘟咕嘟响,并不知是酒还是茶。床下蹲着一个孩童,约有八九岁。扎两小辫,只往上竖,也不知是男是女。小童身穿紫色棉袄,长摆接地。上罩一件月白色坎肩,别有风味。无喜无忧,神情专注,只管装烟点火。山人喝喝茶,抽抽烟,闭目养神。半晌,将烟斗中的灰烬倒出,又在床沿上轻磕几下。小童重新填入烟丝,嚓的一声点上火,动作娴熟。两人并无话语,周而复始,配合默契。《地道战》里说:各村有各村的高招。王大山人的绝招是:来人不用自报家门,也不必说所求何事。她直接就摹仿当事人的身份言语动作,或者当事人的病情病况病态,惟妙惟肖分毫不差。然后或念咒或画符,或作法或招魂。也不避来人,也不弄玄虚。也不讲玄理,也不问可否。约一个时辰,长啸一声,回音四起。山人倒头便睡,倏而鼾声如雷,旁若无人,再无二话。伺候山人抽烟点火的小童,此时起身送客人出门,顺便收取例银。事主千恩万谢,将那早已封好的例银双手奉上。小童照例只收钞票粮票,其他物品一概不收。收完例银,小童将一锦囊交与来人,此次求见即告收工。顺便说一下,届于时逢文革形势严峻,山人只接待旧时相识,并不敢广而纳之。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刘伟力,江西新余人氏。少年轻狂取名过大,后改微力戏称微哥。
一不小心成了书画家。篆隶古朴厚重,草书奔放大气。绘画作品笔墨清新,尤擅山水竹荷。
最神仰是玄学家。遍访名山大川,苦研古方秘籍。尤擅相字测字,临场每有奇效。
勉强也算是作家。出版《现代公共关系》、《到深圳求职》等书籍多种。姓名联格调高雅,堪称一绝。目前正撰写教师四部曲:民办教师,公办教师,特区教师,美国教师。
最动人处为人豪爽,谬语憨笑,交游天下。人无贵贱,只为投缘。万物有灵,皆有因果。
年《中华国粹》封面人物。《中国收藏》誉其为一一实力派,国学底,文人气,多面手。
※※※推荐阅读:?刘伟力全鱼宴(小说)?刘伟力
培训(小说)?刘伟力
改稿(小说)?刘伟力
挂牌(小说)?刘伟力
猪羊共舞(中篇小说?上篇)?刘伟力
猪羊共舞(中篇小说?中篇上)?刘伟力
猪羊共舞(中篇小说?中篇下)?刘伟力
猪羊共舞(中篇小说?下篇)?刘伟力
雪芹后人曹自已(中篇小说?上集)?刘伟力
雪芹后人曹自已(中篇小说?中集)?刘伟力
雪芹后人曹自已(中篇小说?下集)?刘伟力
美女校长(中篇小说?上集)?刘伟力
美女校长(中篇小说?中集上)?刘伟力
美女校长(中篇小说?中集下)?刘伟力
美女校长(中篇小说?下集)?刘伟力
花痴(中篇小说?上集)?刘伟力
花痴(中篇小说?中集)?刘伟力
花痴(中篇小说?下集)?刘伟力
错位(中篇小说?上篇)?刘伟力
错位(中篇小说?中集上)?刘伟力
错位(中篇小说?中集中)?刘伟力
错位(中篇小说?中集下)?刘伟力
错位(中篇小说?下集)?刘伟力
皇天厚土(中篇小说?楔子?第一回)?刘伟力
皇天厚土(中篇小说?第二回)?刘伟力
皇天厚土(中篇小说?第三回)?刘伟力
皇天厚土(中篇小说?第四回)?刘伟力
皇天厚土(中篇小说?第五回)?刘伟力
逝去的足音(电影文学剧本?一)?刘伟力
逝去的足音(电影文学剧本?二)?刘伟力
逝去的足音(电影文学剧本?三)?刘伟力
逝去的足音(电影文学剧本?四)?刘伟力
逝去的足音(电影文学剧本?五)?刘伟力
逝去的足音(电影文学剧本?六)
?刘伟力
皇天厚土(中卷?第一回)
?刘伟力
皇天厚土(中卷?第二回)
?刘伟力
皇天厚土(中卷?第三回)
?刘伟力
皇天厚土(中卷?第四回)
?刘伟力
皇天厚土(中卷?第五回)
?刘伟力
自作题画诗九首
?刘伟力
罗浮山闲居偶得
?刘伟力
题画诗十二首
?刘伟力
皇天厚土(下卷一)学子避暑访铜鼓英雄护粮杀倭寇
?刘伟力
皇天厚土(下卷二)少女踏青风吹帽上尉寻梅梦成真
.?刘伟力
皇天厚土(下卷三)省城婚礼贯中西赣南脐橙露头角
?刘伟力
题画诗十首
?刘伟力
佳节思慈父二首
?刘伟力
代课老师(短篇小说)
?刘伟力
难忘庚子(小令十二首)
?刘伟力
长篇小说《民办老师》中集第八回:迷雾偷渡东角头荒岛求生伶仃洋
?刘伟力
赞艺笋平台暨与主编共勉(十一首)
?刘伟力
长篇小说《民办老师》中集第九回:半工半农鲁大志亦文亦武黄强军
?刘伟力
长篇小说《民办老师》中集第十回:太公失手赴黄泉三婆大意丧爱女
?刘伟力
长篇小说《民办老师》中集第十一回:少女游春风火轮师爷测字玄学经
?刘伟力
长篇小说《民办老师》中集第十二回:上高会战获勋章机场被俘挨枪子
?刘伟力
长篇小说《民办老师》中集第十三回:女生领袖患花痴体育老师成嫌疑
编辑:杨来治(河南洛阳)
艺笋随文随心,赠玫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