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期大热的一部影片《我和我的家乡》掀起了一阵热潮,也引起了热议。
相信不少人已经观看过这部影片,或多或少都被唤起了自己对家乡的记忆。无论是身在异乡还是坚守老家,新干人对于家乡都有一份真实的情感和归属感。
关于家乡
新干人有话说
家乡,于每个人而言都有非同一般的意义,那是你生命的最初印象,是每个在外游荡的灵魂的来处,也是你心灵的归处。
每个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家乡的印记,东北人仗义,西北人豪爽,南方人精细,乡音乡情,家、乡、国都是归属。
看完新干版《我和我的家乡》,是否也勾起了你们对家乡的回忆?今天小编利用私权,给大家介绍下我的家乡01
PART
「家乡·记忆中的美好」我的老家是麦?镇拿埠村,我的童年都是在在这个村里度过。一个小村,承载着我童年的所有记忆,记录着那一段美好的光阴。
小时候家里住的是青砖瓦房,村上盖新房子的寥寥无几。谁家盖了座三层的新楼房,在我看来都是有钱的大户人家。
家家户户都有人在家种田,老的少的都是在家,就算在外打工逢年过节总要回家看看,在外读书一放假回的也还是老家。
6.5元的车票、45分钟左右的路程,坐上从新干至曾家陂的客车,欣赏沿途风光,回想今昔对比,满怀期待与欣喜,就此踏上回家的路。
以前的日子总是简单又快乐,一毛钱的汽水很甜,两毛钱的泡泡糖可以嚼很久,啤酒瓶可以抵钱,小卖部里永远有买不完的零食。村子里的小孩总是一伙一伙的聚在一起玩过家家、去田野里捕蜻蜓、去小河里抓鱼、去山上摘野果子吃......
即便是巷子里坑坑洼洼,也总有奔跑着的身影;低矮的老房子里也总有一家人其乐融融;游乐设施再少,也能找到一些乐趣。
到了夏天,每户人家都会常备擂茶,邻里乡亲时常聚在一起喝着擂茶有说有笑,桌上还有红薯干、酱饼、花生、豆子等农家小吃,欢声笑语中,大家的疲惫好像都消失了。
冬天谁家烧了柴火就去谁家烤火,火里冒出来的烟把挂在墙上的腊肉腊肠熏得滴油。一群人围着火堆拉拉家常,聊聊八卦,遇上热心的邻居还会给小孩们烤上几个红薯或者芋头。
02
PART
「家乡·已不是原来的样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村里的人越来越少,大家疯狂的往县城里跑,于是每一次回家都会感慨家乡变化真大。
现在的村里新房鳞次栉比,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常年积水的窄巷子也成了四面通达的大马路,村里的祠堂、卫生室、公共厕所都越建越好。
大马路进行扩建,两旁还修建了栅栏。村口竖起了崭新的路牌,以前马路旁的荒地上也建起了凉亭,供人们休憩。还建有小型停车场和标志性的建筑。
房屋很新很高却都是空的,只有在过年期间和清明节才会升起难得一见的炊烟。马路再宽走的人却很少,只有逢年过节才会看到一些年轻人的身影。偶尔回去看望老人,竟会觉得村里有几分荒凉寂寥。
变化是巨大的,但村里具有年历史的古樟树还在,历经几十年风雨沧桑已经斑驳不堪的古桥也依然矗立。村里人还是一如既往的热情,心中浓浓的乡愁也从未变过。
03
PART
「家乡,是永远的归宿」家乡建设的越来越好,我们却离家乡越来越远。家,从未遗弃我们。村,依然还在。只是,我们选择了离别。家乡内的变迁,家乡外的辗转,家乡是永远的归宿。
可能现在吃的住的都比以前好很多,但是以前拥有的经历的都是最美好的,也都是回不去的。那时候的夏天没有空调,也没觉得有多热;冬天下雪,无论是大人小孩都肆无忌惮在雪地里撒欢。家乡的好,说不尽,也道不完......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家乡有着独特的情感,传统难以磨灭。古人常说衣锦还乡、落叶归根,都是因为对家乡始终怀有放不下的情愫。
但愿来年,春暖花开,我们都与家乡撞个满怀。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家
都有挥之不去的回忆
它给了我们一份纯真欢乐的时光
给了我们最纯粹的友情和最美好的童年
小编的家乡讲完了你们的家乡在哪?
一起来为它打CALL!
无论走到哪儿,走的多远
不要忘记老家
有空了,记得回家看看!
今日推荐
感动!千名新干学子泪洒全场......
90%的新干人,不知道这条老街
壮观!新干千名学子徒步莒州岛,只为...
小编/
今日推荐:
淦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