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妻子结婚40年,新干县文昌社区向阳路上“好女婿”曾友如靠着一己之力撑起岳父母家生活的全部。人生历经坎坷,“苦命娃甘当好女婿”的故事感动了周边无数群众,在当地传为佳话。曾友如,这个62岁,身材墩实,满脸笑容的汉子,是一个历经坎坷、满身沧桑的人。“他是一个苦命的人。”曾友如的岳母聂细英心疼地叹了口气,一脸爱怜而慈祥地给我们讲起曾友如小时候的故事。曾友如出生在三湖曾坊村,母亲一生下他便撒手人寰,曾友如是靠着左邻右舍、亲戚朋友相帮才慢慢长大成人。或许正因为这样的生活环境,才让曾友如更知道亲情的珍贵,更懂得感恩,更渴望母爱。“先前还有个爹关心一下他,后来他爹娶了后妈日子就更难过了。”说到这里,聂细英擦拭了一把泪,继续讲述自己这个女婿的故事:16岁,曾友如听叔叔、婶婶的话,为了父亲一家和睦,毅然从家中分出来,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没有房子住,就每天向村里人搭铺借宿,今天东家,明天西家。有时候,他借宿的这家主人外出,他便只好拿捆稻草睡到别人的屋檐下或附近的桥洞里,囫囵睡一觉,第二天继续干活,参加劳动。说起这些往事,聂细英十分动情,不断地称赞自己的这个好女婿:“友如是个好人,脾气好,人勤快,心善良……就是命太苦。”“好女婿”只身撑起一个家曾友如为人忠厚老实,人又勤快,左邻右舍都很喜欢他。20岁那年,村里的人帮忙介绍与离村不远的廖坊姑娘皮细女相识,不久结了婚。结婚时,家里实在没有像样的房屋,岳父母就将家里一间猪舍打扫干净后,简单地布置一下作为新房。在这里曾友如和妻子生活了三年多。两家家境都不好,且岳父身体常年患病,需要人照顾,需要钱治疗。曾友如每天到砖瓦厂拼命地干活,努力地工作,可也只能维持家用。为了给岳父治病,他只好向邻居借钱,然后骑自行车带岳父到樟树寻医问药。以一个女婿的身份担负起儿子的责任,对此,曾友如毫无怨言。没过几年,岳父因病离世,抛下老伴和几个年幼的女儿。曾友如主动承担起家里的重任。看到两个妻妹即将处于失学状态,曾友如更加拼命地工作,每天省吃俭用,硬是挤出了两个妻妹的学费,并让最小的妻妹上完了高中,读到了大学,直到参加工作。就这样,曾友如几十年如一日,以个人的微薄之力撑起岳父家生活的全部:为岳父治病,抚养妻妹,呵护妻儿,陪伴岳母。时到今日,89岁的岳母一直跟随他生活。有时岳母会向他发脾气,曾友如每次都是让着她,从不跟老人计较,且生活上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心。曾友如说:“我从小没有母亲,她就是我的亲娘。”
“好女婿”曾友如用爱心、毅力与顽强完成了人生的磨砺与积淀。没有华丽的词汇,只有平凡感人的生活;没有哗众的语言,只有朴实无华的过往,曾友如用行动践行了一个普通百姓的诺言,彰显了难得的人间真情。(井冈山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