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干县潭丘乡潭丘村是潭丘乡政府驻地。潭丘既是行政区划名、村名,也是片村名。辖区面积.7平方公里,辖13个村委会、56个自然村。它位于新干县东南部,北临丰城县,东连乐安县,南界永丰、峡江两县,是宜春市、抚州市、吉安市三市四县毗连处。境内四面高山环绕,峰峦层迭,岗阜起伏、林木苍郁,沂江自北而南穿过全境,有“不减桃源盘谷”的美称。
潭丘这个名字流传千古,遐迩闻名。说到潭丘,不能不说独龙泉神话故事。
话说八仙之首铁拐李在终南山学道已成,不日就接到玉皇大帝的命令,要在新干、峡江、永丰三县交界的曹山峡造一座大水坝,拦截沂江水,使方圆百里能得水利之便,造福一方百姓。
铁拐李奉命来到赣中名山黎山,想拜见黎山姥姆,请她助一臂之力。这黎山老姆是这方圆百里的地方官,黎山的土地神和守护神,尽忠守职。这黎山,地处新干东北角,乃赣中屋脊,其主峰玉华山海拔.1米,峭峻挺拔,气势雄伟。山周遭几百里,景色迷人,云在峰林上缠绕,水在深谷中流淌,路在峭壁间盘桓,鸟在林木中唱歌。当地人称小庐山。铁拐李踏着满是露珠的野径,上得山来,穿过丹坛、定风石,钻过仙人洞、跨过犀池,来到石鼓地,他击了三通鼓,报上仙门牌号,来到黎山姥姆的住处石屋。铁拐李见到姥姆,行过礼,禀报来意:要将黎山的山石土块运往曹山峡,堵住沂江峡口,造一大湖,造福百姓。黎山姥姆一听,很不高兴,这不是让她搬迁官邸吗,她怎么舍得这黎山美景,舒适的家园呢?迫于玉帝的压力与权威,她只好同意,但提出一个约定:铁拐李必须在三天之内将黎山土石运走,三天后的三更半夜,以鸡叫第一声为号,不得再动黎山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土。
时间紧,任务重,铁拐李隐身在黎山上空游转了几遍,考察地形,最后决定使用元神出壳的法术,将黎山的土块山石变成猪、牛、羊、马、鸡、狗、鹅、鸭等各种家畜家禽,或沿琴水河、拿卜河(沂江的上游)而下,或沿河谷地驱赶南下,到达曹山峡。方案既定,时不我待。铁拐李拿起他的宝贝独龙杖,望空一甩,独龙杖在空中呼呼打转,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到他手中。只见一道电光在天际闪现,“轰”的一声巨响,黎山震动,左右摇摆,山树脱落,黎山上的巨大山石、土块都变成猪牛羊马形形色色禽兽,纷纷从黎山上跑下来,跟着他走。
时值夏季,太阳把大地晒烤得火热,万物繁盛,田垅中的禾苗正抽惠灌浆,这期间禾苗不能缺水,村民们忙着浇水抗旱。有的开挖水圳引水,有的用水车汲水,有的用戽斗戽水,一片繁忙景色。铁拐李赶着这群禽兽自北而南走来,人们称他“赶龙”。第三天一早,群畜出了琴水河,来到拿卜河谷,行至晌午时分,太阳当头,铁拐李口干舌燥,饥渴难耐,忽见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提箪而来,一股饭菜香早就灌进了他的口鼻,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酒肉的香味惹得他口水直流。
小姑娘来到跟前,铁拐李赶忙拦住小姑娘说:“小妹妹,你是去送饭的吧?”小姑娘答道:“是呀,我给我老爸送饭去的,他忙着抗旱,顾不得吃午饭呢!”话音未落,紧着要走。铁拐李忙拽住她说:“好妹妹,我几天没吃东西了,饿得甚慌,你就可怜可怜我这拐脚老头吧?”小姑娘犹豫了一下,看了看他那副狼狈相,放下提箪,诚恳的样子道:“老人家,您吃吧!我回家另取饭菜送去,这提箪待会来取。”
铁拐李那里知晓,这个送饭小姑娘正是黎山姥姆的化身,她是故意来引诱他上当受骗的。她使这招,目的是让铁拐李延误“赶龙”时辰。铁拐李得到饭菜也非常高兴,他施了法力,让这些被赶的禽兽歇息一会儿,自己在一块大石头上坐下,将箪中的食物一一取出,有酒有肉,美滋滋吃了起来。也许疲劳了,也许不胜酒力,也许是黎山姥姆下了什么药,他迷迷糊糊就睡着了。一觉醒来,已是第四天上午了,他眨巴眨巴朦胧的双眼,用手敲敲自己的脑门头,大叫一声“不好!我上当了!姥姆呀姥姆,你把我害苦了!”
铁拐李望着跟前不听他使唤的“猪牛羊马鸡鸭”,看着田垅中一片忙碌的抗旱场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罢了,罢了,就让这股龙泉水养育这方百姓吧,我也好在玉帝面前有个交代!”一边说着,一边捡起独龙杖,在坐着吃饭的大石头上一凿,但见石头上出现一个水缸大小的窟窿,一股清泉从石头缝中冒将出来,越冒越大,形成一泓水潭。水溢出潭沿,形成涓涓细流,向垅田中流去。
潭丘自从有了这汪清泉水,人们沿潭而居,把潭水称为独龙泉。因为村子建在其下首的田丘中,得名潭丘。
千百年来人们口口相传,文人骚客雅号为“锦潭”。现在,清泉水被开发利用,制作成矿泉水,走进千家万户,滋润着这一片土地。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