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滚动浏览全文↑↑
《铁面判官"回池岸》
南宋末年的一个深秋之夜,瑟瑟秋风摇曳着一栋府第旁的竹林,透过竹林疏落的灯光,清晰可见一个中年男子坐在案旁,正在翻阅着案上的卷宗。他一页页地翻下去,脸色却逐渐严峻,最后合上卷宗,沉重地叹了一口气。
(配图)
中年人姓杨名扶,字图南,自号竹溪居士,临江府新淦县麦池岸人时任袁州府判官。杨扶性情刚正不阿,光明磊落,判案公正,执法如山,人称“铁面判官”,受到朝野好评。
日前,知府张大人批给杨扶一宗案件,说是当日清晨有一女子在府衙前击鼓鸣冤,令杨扶査清审理。当日,杨扶即在公堂之上询问缘由。女子自称姓吴,家住宜春县新田镇,前天晚上,县衙捕快去到她家,以其丈夫郑三私通匪人之罪,将郑三抓进大牢。昨天天亮后,吴氏赶往县衙,求见知县申冤,知县叫人传话:郑三犯下通匪大罪,按宋律将发配充军。吴氏深知夫君为人,至诚至孝,每日躬耕田亩,何来通匪之事?定是有人陷害。于是,当天即赶到袁州府衙前鸣冤,求青天大人还夫君清白。
(配图)杨扶听了吴氏诉说,心中知晓此案必有蹊跷,当即知会宜春县令,郑三之案已由府衙受理,数日后当堂审案。一面又迅即派人赶往新田密查。今天傍晚,派去之人已从新田返回并呈上所査实情。杨扶正准备细研案情,却见一人来到自己署中,举目一瞧,认得是袁州通判赵为勋的幕僚。彼此见过礼后,来人说:“杨大人日后审案,还请按宜春县报送的案由审理,不必另生枝节!”见杨扶面有不豫之色,来人又肃然说:“这也是赵大人的意思。”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一丝怒气从杨扶心头腾起,盯着那人背影,很想叫住他,说出自己中所想,最终还是呼出一口长气,忍了下来。
杨扶重新拿起卷宗,他要看看这个通判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