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刚下文,庐山市农村将要大发展做这

重磅!

重磅好消息!

江西省政府发文!

年,

庐山市农村的发展机遇来了!

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行动计划》。

到年,全省现代农业实现跨越发展,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其中包括,培育产值超亿元的产业6个(稻米、蔬菜、果业、畜牧业、水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超亿元的产业3个(茶叶、中药材、油茶);

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家、超5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10家、超亿元以上龙头企业3家;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农业信息化水平达到60%以上;

实现新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左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亿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

省里提出了9个发展工程

其中的三个咱们庐山市榜上有名,

看看都是哪三个项目吧!

这4个发展工程与我们的家乡有关

▼▼▼

实施蔬菜产业发展工程

重点发展南昌县、新建区、柴桑区、乐平市、高安市、丰城市、袁州区、渝水区、永丰县、吉州区、上饶县、广丰区、章贡区、赣县区、南康区、湘东区、贵溪市、临川区、安源区等城郊产区,安义县、永修县、青原区、芦溪县等供港产区,瑞金市、兴国县、于都县、宁都县、石城县、全南县、龙南县、信丰县、寻乌县等供沿海及“一带一路”产区,广昌县、万载县、瑞昌市、黎川县、铅山县、都昌县、莲花县、泰和县、新干县、峡江县、崇仁县等特色产区,鄱阳县、余干县、湖口县、瑞昌市、上栗县、都昌县、永修县、庐山市、德安县、濂溪区等水生产区。到年,全省新建设施蔬菜基地60万亩,蔬菜总播种面积达到万亩(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达万亩),产量达到万吨,蔬菜产业综合产值达到亿元。“三品一标”蔬菜产品认证数量增加30%,新增蔬菜储藏保鲜能力15万吨。

实施果业发展工程

做大做强以“脐橙、蜜桔、甜柚”等柑橘为主的优势产区,加快发展早熟梨、猕猴桃、葡萄等特色产区,着力培育蓝莓、火龙果等新型特色水果示范基地,形成“一主多特”(即以柑橘为主,多种特色水果共同发展)的果业发展格局。主要形成安远县、信丰县、寻乌县、瑞金市、赣县区等脐橙产区,南丰县、南城县、广昌县、渝水区、寻乌县、永修县等蜜桔产区,吉水县、青原区、吉州区、吉安县、安福县、遂川县、万安县、泰和县、永新县、广丰区、上饶县、万年县等甜柚产区,遂川县等金桔产区,永修县、湖口县、金溪县、彭泽县、柴桑区、庐山市、莲花县、贵溪市、峡江县等早熟梨产区,奉新县、宜丰县、靖安县、安远县、寻乌县、武宁县、永修县、芦溪县、井冈山市等猕猴桃产区,新余仙女湖区、新余高新开发区、柴桑区、瑞昌市、湘东区、吉安县、新建区等葡萄产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安义县、柴桑区、永修县、安福县等蓝莓产区,南昌县、吉安县、武宁县、柴桑区、永修县、芦溪县、寻乌县、青原区等火龙果产区。到年,全省新建标准水果基地万亩,新建高效设施特色水果基地10万亩,水果总面积达到万亩(其中柑橘面积达到万亩),总产量达到万吨,水果产业综合产值达到亿元。新增水果储藏保鲜能力15万吨,新增或提升水果良种繁育基地20个。

实施茶产业发展工程

加快发展“生态、绿色、有机”茶叶,重点打造遂川县、井冈山市、永新县、万安县、泰和县、上犹县、崇义县、兴国县等狗牯脑茶产区,修水县、庐山市、瑞昌市、都昌县、濂溪区、柴桑区、铜鼓县等庐山云雾茶-宁红茶产区,婺源县、上饶县、玉山县、德兴市等婺源绿茶产区,浮梁县、乐平市等浮梁茶产区,以及资溪县、靖安县等白茶产区。到年,全省新建标准生态茶园万亩,打造20万亩以上茶叶主产县4个,茶园面积达到万亩,总产量达到12万吨,茶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亿元。新增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茶叶龙头企业5家,在“四绿一红”基础上继续打造全国茶叶知名品牌1—2个。

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工程

培育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田园综合体,壮大一批示范带动能力强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和品牌企业,重点构建赣北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区、赣东北景观农业度假区、赣西绿色生态农业养生区、赣中乡村耕读文化探秘区、赣南客家民俗风情体验区等五大功能片区和环鄱阳湖滨水休闲农业游憩带。到年,全省创建田园综合体50个,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点)达到0家,农家乐总数超过家,从业人员超过万人。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省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现代农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省农业厅,全面统筹协调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各项工作。各地要成立相应机构,落实工作责任,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省级层面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各市、县(区)要积极统筹加大支持力度,出台推进措施,整合资源要素,全面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上下联动的强大工作合力。

(二)强化政策扶持。健全完善财政支持政策,按照省市县共推共担的原则,到年,每年省级通过整合存量资金、新增专项资金,市、县(区)按省、市、县1∶0.5∶1的比例联动统筹财政支持资金,构建九大产业稳定投入机制。严格规范申报流程,实行竞争立项择优确定项目,实施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九大产业发展所需新增建设项目用地计划,在符合集约节约用地的前提下予以应保尽保,并对符合省重大项目用地管理规定的重点项目用地,优先列入省重大项目推进平台予以解决。支持创办农业频道,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宣传力度,传递江西农业好声音,营造农业结构调整良好社会氛围。

(三)创新金融服务。加快农业、林业等部门优质资产与支农资金的有效整合,组建省级现代农业投资集团公司,积极引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九大产业发展。突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深入推进“财政惠农信贷通”建设,加快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抓紧研究出台支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政策和监管办法。推进“两权”(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开展以大型农机具、运输工具、水域滩涂养殖权等为抵(质)押标的物的融资试点,扩大林权抵押贷款品种和规模。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和发行各类债务融资工具,提升直接融资水平。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对有资质的农民合作社授信,推广“合作社+农户”等信贷模式,确保涉农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鼓励保险机构围绕九大产业扩大保险规模、开发特色保险产品,稳步提升农业保险水平。

(四)推进改革创新。巩固提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果,推动确权成果在政策补贴、土地流转、抵押贷款等领域的运用。完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探索农产品全产业链流通模式。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覆盖面,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强化技术支撑。对标九大产业发展布局,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巩固提升水稻、生猪、茶叶、蔬菜、大宗淡水鱼、猕猴桃、柑橘、油菜、水禽、特色水产等十大产业技术体系,围绕中药材、特色水果、肉牛、肉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油茶等产业新建10个产业技术体系。聚焦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和共性技术难题,开展协同创新,联合攻关,加速成果转化,打造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一体、省市县贯通的产业技术格局,全面提高产业科技支撑能力。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六)强化考核评价。坚持以目标为导向,强化全过程管理,突出农业产业结构、产业融合发展、物质技术装备、农业资源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水平等指标,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体系,并纳入市、县科学发展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范围。加强督查指导,建立健全定期调度和通报工作机制,切实推动各项目标任务有效落实。

同时公布的还有附件,如下

附件:1、江西省蔬菜产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2、江西省水果产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3、江西省茶产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4、江西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以下为详细附件,

附补助政策↓↓↓

附件1

江西省蔬菜产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推动全省蔬菜产业提质增效为目标,按照“扩规模、调结构、保供给、增效益”的发展思路,推进蔬菜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产业化发展,重点破解设施蔬菜比重低,蔬菜储藏保鲜能力不足等产业发展瓶颈,努力扩大蔬菜播种面积,提高蔬菜产量,实现全省蔬菜安全有效供给。

到年,全省新建设施蔬菜基地60万亩,蔬菜总播种面积达到万亩(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达到万亩),产量达到万吨,蔬菜产业综合产值达到亿元。“三品一标”蔬菜产品认证数量增加30%,新增蔬菜储藏保鲜能力15万吨。

二、产业布局

(一)城郊蔬菜产区:南昌县、新建区、柴桑区、乐平市、高安市、丰城市、袁州区、渝水区、永丰县、吉州区、上饶县、广丰区、章贡区、赣县区、南康区、湘东区、贵溪市、临川区、安源区等;

(二)供港蔬菜产区:安义县、永修县、青原区、芦溪县等;

(三)供沿海及“一带一路”蔬菜产区:瑞金市、兴国县、于都县、宁都县、石城县、全南县、龙南县、信丰县、寻乌县等;

(四)特色蔬菜产区:广昌县、万载县、瑞昌市、黎川县、铅山县、都昌县、莲花县、泰和县、新干县、峡江县、崇仁县等;

(五)水生蔬菜产区:鄱阳县、余干县、湖口县、瑞昌市、上栗县、都昌县、永修县、庐山市、德安县、濂溪区等。

三、重点任务

(一)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年共新建设施蔬菜基地60万亩,按照3.5的复种指数计算,三年共新增设施蔬菜播种面积万亩。主要建设简易钢架塑料大棚、钢架连栋塑料大棚等,推进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建设,配备田间贮水池和排灌泵房,完善田间道路、供电及其它设施。

(二)蔬菜标准体系建设。开展蔬菜产业标志标识、生产规程、质量标准、分级包装、储藏等标准体系制定、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anzx.com/msgj/93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