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干县历史悠久,为江西十八个古县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传统文化、民间风俗、宗教思想的影响下,剪纸经过一代又一代剪纸艺人传承发展,成为新干最为古老的民间艺术。新干剪纸是农耕社会产生的一种民间艺术,是农民自娱自乐的手工工艺,技艺以阳剪为主,辅以阴剪或阴阳手法交替使用,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主要表现地方传统历史文化和民间风情习俗,形象生动传神,寓意美好吉祥。年5月,新干剪纸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干剪纸最初在七琴、金川等地流传,并逐渐影响周边地区。随着社会发展,新干剪纸范围扩大,无论什么职业、男女老少都爱剪纸,内容和形式也有新的变化。其表现内容多为婚嫁喜庆、年节及丧事等民风民俗,如妇女的拦裙花、鞋花、头盖花、新房门帘,小孩的帽子,口枷花,春节的彩帘、丧事的灵屋、寿鞋、纸衣、纸钱等,民间剪纸渗透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呈现出民间艺术的丰富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在新时代,新干剪纸的内容也注入了新的元素,表现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大红大绿热烈气氛,又有寓含着福份、财气、顺遂、兴旺等美好愿望,传统风俗与现代生活相互结合、渗透,融为一体,成为现代剪纸赖以存在的基础。
主要传统作品有《鸟儿骑牛娃伴归》《双凤串牡》《老鼠醉酒》《十二生肖》《门帘》《家禽图》《荷茶仙子》《孔开屏》等。主要现代作品有《蝴蝶》系列、《绿色家园》《农材新风》《饲鹅图》《喜狗闹春》《双鱼吻偶》《恭喜发财》《斗牛》《橘农乐》《金牛银鸽》(庆香港回归)《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等。
新干剪纸,以族传、家传或自学互教为主,技艺相传,师承关系有断有联,考证起来没有完整的线索和脉络,境内的剪纸艺人星罗棋布,形成了分散的剪纸群体,家传的有七琴镇洪家材的李绿祥及其女洪桂英和孙女林丹;自学、互教的有方祥云、周春生、张伟良等。洪桂英是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之一,她创作了大量剪纸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技艺精湛,成为新干出神入化的"一把剪"。
年6月,新干剪纸参展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洪桂英现场展示技艺,扩大了影响。年5月,新干剪纸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月,洪桂英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年,新干剪纸参展澳门“内地春节习俗展”和首届江西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并录制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节目,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中播放。年6月,新干剪纸参展成都第三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洪桂英现场展示了剪纸技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