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干剪纸,年5月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赣鄱红土地上民间艺苑中一朵绽放的艺术奇葩。据考证,新干大洋洲出土的青铜、玉器文物纹饰,就是新干剪纸原始雏形。改革开放以来,新干剪纸注入了新内涵,传统习俗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呈现出民间剪纸艺术的丰富性、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艺术特征:
一、手法多变,寓意深刻。新干剪纸以“阳剪”为主,辅之以“阴剪”或“阴阳”结合使用,多种手法交替变化,画面层次分明,疏密有致,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二、表现风俗,内涵丰富。地方风俗,是新干剪纸擅长表现的艺术题材,内容多为婚嫁喜庆、年节及丧事等民风民俗。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洪桂英是风俗剪纸的典型代表,她擅用鸳鸯、喜鹊、荷花、红枣、花生等吉祥物巧妙组合烘托喜庆,表现农村传统婚礼习俗,风俗浓厚,意味深长,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
近几年来,新干县文化馆在各级领导重视支持下,认真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开展活态传承、宣传展示等工作:
一、技艺传承。充分利用金川小学、七琴中心小学等地已建立的“新干剪纸艺术培训基地”、“新干剪纸艺术传习所”免费举办培训授课,聘请剪纸传承人授课,参加学习主要有学校师生、农村妇女,社区居民等。
二、宣传展示。举办常规性剪纸艺术培训班及剪纸作品展;每年文化遗产日和主要传统节日期间,在广场等公共场所展示剪纸技艺和作品展览。开展剪纸进校园、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等系列活动,新干剪纸已成为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品牌。
三、对外交流。新干剪纸艺人及作品参加国际、国内及省际艺术博览会或剪纸艺术节活动日益频繁,受到领导专家及资讯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