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然放弃城里闲适的工作
回乡种植
每日辗转于草莓大棚
吃睡在田埂旁边活动铁皮棚房里
一名95后大学生朱金涛
走出了一条与同学们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在神政桥神龙湾果蔬基地草莓园里,十分热闹,远近驱车前来采摘草莓的人络绎不绝,走进棚内一股淡淡的果香迎面飘来,一个个鲜红硕大的草莓让人垂涎欲滴,这片草莓园的主人就是朱金涛。
初见到朱金涛,开着一辆特斯拉,墨镜、皮夹克、牛仔裤、运动鞋,浑身上下充满阳光与活力,很难让人相信这位年出生的小伙子却整天与土地、大棚“纠缠”,然而说起自己选择的种植草莓之路,他却头头是道,信心十足。
对于朱金涛来说,小小草莓就是一份甜蜜事业。
朱金涛出生在荷浦南头村委张家巷村,父母长年在外打拼,从小与爷爷奶奶生活。上学时,每逢节假日都会帮着爷爷奶奶一起种果园、种菜、种花生等农作物,因此与青山绿水结下不解之缘。朱金涛村里人说他是个很务实的人,也是个做事很认真的人。
01为了妻儿回乡村创业年底他在杭州一家公司实习电商,收入虽然不高,但相对来说工作轻松舒适,专业也算对口。可在这个时候意外有了新惊喜——女友怀孕了,甜蜜的二人世界“结束”了,要开始“一家三口”模式啦!
朱金涛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妻儿,也不想让孩子像他一样做个留守儿童,于是,年7月,他跟着他的岳父母一块在永丰种草莓。三年后,他积累了不少经验,也挣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30多万,年决定回到新干单独出来创业。
说干就干,在对潜在市场认真考察一番后,朱金涛向银行申请了贷款,共投入60万,在距离县城4公里神政桥桥头村神龙湾承包了30亩土地,开启了独自在新干果蔬种植之路。主要以草莓、火龙果、无花果、桑葚为主。投入大,压力也大。朱金涛说:“当时就想,做什么没风险,要想成功,就得做了事再说。”
规划、开荒、搭棚、育苗、栽苗、搭薄膜,他跟工人一起泡在地里,每天累得腰酸背痛,半年来每天只睡4个小时,第一个月就整整瘦了15斤,靠吃补品支撑。为了更方便种植,全家住在铁棚里,夏天如“火炉”,冬天如“冰箱”。
虽然生活条件很艰苦,但朱金涛对生活依然充满了热爱。他亲手在院子里用砖砌了一个鱼池,整个鱼池水质清澈、欢快的小鱼在水里游动、简单的绿摆植,增添了翠绿的色调,生机与活力随之而来,整体的设计很自然小巧,带给人美的视觉冲击力。
02一场辛苦三道劫难草莓种植、定植时期是最忙的时候,每天早上4、5点天还未亮透,朱金涛就到大棚查看草莓长势,浇水施肥,晚上11、12点才回住处。“定植前一周需要连续不断喷水,以保证叶面和土壤的水分。”说到这里,朱金涛叹了口气,突来袭击的洪水全部淹死了。第二个劫难是年初的天气太寒冷,也没盖搭内膜,三分之二的草莓都冻坏了。
第三次在定植的时候他才发现,购买的草莓种苗有问题,不得不重新来过。“经济损失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一开始创业就碰到这些事,也白白做了这么多活,心里还是蛮难受的。”那是他最灰暗、最难过的一段时光。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悉心照料下,新一批的草莓苗“很争气”,长势良好。如今,在果蔬产业不仅有果园,还种了不少青菜,养了鸡、鸭、鹅、羊,前景一片美好。
眼下正值大棚草莓成熟的季节,草莓生长已渐入佳境,喜获丰收,吸引了不少人前去采摘。
据朱金涛介绍,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口感需求,今年草莓采摘园里主要分奶油草莓和巧克力草莓两个品种,采摘期将从现在一直持续到明年四五月。由于草莓个大味甜,群众口碑高,平时每天游玩采摘人数有30-40人次,周末的人数可以达到两三倍之多。
如今草莓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绿意,甜蜜的果香气息扑面而来,沁人心脾,青绿的藤蔓上红彤彤的草莓像一个个小灯笼点缀其中。不少人拿着小篮子穿梭在草莓园中,一边采摘,一边谈笑,热闹极了……
新干通的“通心粉”们如有想尝尝鲜,也可以来果园体验一把采摘的乐趣,或者您直接和朱金涛电话联系购买。
联系(朱金涛)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