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席殊书屋活动预告9月30日周五晚

江西新干商墓是中国商代晚期的墓葬。位于江西新干县大洋洲。年发掘。该墓的发现,反映出江西地区在约年前已有发达的青铜文明。它与当地的吴城青铜文化属同一系统,既受到中原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的强烈影响和浸润,具有明显的中原商文化因素;又表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是20世纪商代考古的一次划时代的重大发现,因其内容的丰富和精美而震惊中外,其中青铜器的出土最为引人注目,堪称中国南方青铜器的典型代表。

年9月30日(周五)晚7:30,南昌席殊书屋很荣幸地邀请到清华大学陈颖飞博士为读者朋友带来主题为“江西新干大洋洲青铜器与青铜文明”公益文化讲座。

嘉宾简介

陈颖飞,年生人,江西省南昌市人,年入清华大学,年获历史学硕士,年再入清华大学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年毕业,进入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做博士后,开始参与清华简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年出站留校。主要研究领域为先秦史、青铜器与金文。

活动简介

传统的观点认为,商代青铜文化源于中原。而被称为“南蛮之地”的江南地区,则没有发达的青铜文化。然而,从上世纪70年代初期赣江中游樟树市吴城商代遗址的发现,到年江西新干县大洋洲商代大墓的开挖,不仅揭开了“南蛮之地”历史的神秘面纱,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址的发现,说明远在多年以前,以吴城文化为代表的南方地区已有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江西商代先民已经掌握了高度发达的铜矿开采技术、冶炼技术和铸造技术,它是相对独立于中原殷商青铜文化之外的另一个青铜文化中心,堪称南方的“青铜王国”。

▲伏鸟双尾铜虎

新干大洋洲的出土的件青铜器铸造精美,这批青铜器有些器物造型、纹饰、风格与中原地区的同类器物相同或相似,但多少带有地方特色;有些器物完全是地方特色,如折肩鬲、镈、铙等。凡多少带有地方特色或完全是地方特色的青铜器,应当是本地生产的。这些本地生产的青铜器上装饰有浓厚地方气息的燕尾纹、编织纹、变体兽面纹、阴刻云雷纹和立体圆雕虎等动物形象。从造型与纹饰特点分析,大洋洲出土的青铜器以本地生产的数量为多。

▲短柄翘首青铜刀

▲双系带銎青铜钺

件青铜兵器,有着显著的地方特点。犁、臿、耒、耜、铲、镰等青铜农具的集中出土,更是同时期其他青铜文化少见,成为这一地区青铜文明的显著特色。从这一地区诸多商代遗址发现的大量石范、铜渣、木炭及炼炉遗迹可以判断,殷商时期,在赣江—鄱阳湖地区有着先进的青铜冶铸业。江西新干出土的青铜器,有些大型器物是先分铸部件然后再合铸而成的,显示其高超水平的铸造技术。吴城文化分布范围内的江西铜岭商周铜矿遗址,开采始于商代中期。既有露天开采遗迹,又有地下开采系统,采矿与冶炼在同一地带进行。它的发现,为揭示江西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

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是继河南安阳殷墟、四川广汉三星堆之后又一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然而,就是这样一项近在咫尺震惊考古界、改写江南文明里程碑的考古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大众认知层面远远被低估。

多年前的江南到底是“荒蛮腹地”还是“文明古国”?那里到底曾经发生过什么?有着怎样的历史记忆?

南昌席殊书屋“文化沙龙”将在9月30日晚7:30,特邀清华大学陈颖飞博士讲述“江西新干大洋洲青铜器与青铜文明”。

主办单位

南昌席殊书屋

九皋文化传媒

协办单位

博金贷P2P(国资平台)

执行策划

大方向文化

温馨提示

1、南昌席殊书屋文化讲座,开放式公益文化讲座,无需条件自由参加;

2、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anzx.com/ftrq/145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