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年七月七日
新干发生了一件轰动全国的壮烈事件
即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弟子姚名达教授
在江西新干石口村被日军包围
在与敌抗争中壮烈牺牲
成为抗战中唯一牺牲在沙场的教授
《人民日报》专门撰文怀姚名达烈士
导读:“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原本在后方工作的姚名达教授,以文弱之躯奔赴抗战第一线,牺牲在新干县石口村,被誉为“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
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
姚名达—历史研究法教授年,抗日战争形势日趋严峻,日本侵略军进犯至江西,前线战事异常惨烈。作为国立中正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前身)教授的姚名达,毅然离开后方(学校所在地在今吉安市泰和县),组织了“战地服务团”,奔赴前线慰问抗日将士,并编印《战争服务特刊》,鼓舞士气。
日军为打通浙赣路,大举进攻江西腹地。当众人纷纷向后方转移、躲避战乱时,姚显微不忍山河沦陷,却迎难而上,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他大声疾呼:“凡我中华有志之士,务必克尽抗日救亡的天职,到前线去,到战壕去,做一个中华民族的好儿女!”他率领战地服务团到达江西抗战最激烈的新淦(今新干)、清江一带。他们下到营、连,给士兵送药,为伤兵服务,既做护理,又做宣传工作,使前方将士深受鼓舞。
“战地服务团”慰问前线将士
7月7日他率领部分团员,在新干慰问时途经赣江畔的石口村准备渡江前往新余。到石口时天色已晚,便在村里祠堂中休息,不幸的是,第二天清晨,他们遇到日军袭击。
当时敌军全副武装,用机枪堵住了祠堂各个出口。一队日本兵端着明晃晃带着刺刀的枪,气势汹汹冲进祠堂。战地服务团的团员们没带武器,但是他们没有被敌人吓到,姚名达大声叫道:“和日本鬼子拼呀!”说着就赤手空拳和手持武器的日军打斗起来。只见他视死如归,扑向鬼子,冲得好几个鬼子跌跌撞撞,然后他从日军手中夺到了枪,准备射向鬼子,却因为距离太近,步枪无法使用;最后准备上楼占据有利地势。不料,一个远在门口的日本兵朝他连开数枪,姚名达倒在血泊中,另一个日本兵又用刺刀刺进他的胸膛,爱国教授姚名达就这样牺牲在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之下,年仅37岁。
姚名达在敌人的枪声和刺刀下英勇就义
姚名达生于穷苦读书人家,先后就读于赣县中学、上海南洋公学国学专修科、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国学院导师梁启超问他意趣如何,他表示“愿下最大决心,以十年功力,做《中国史学史》专题研究”“非待是书籍成以后,当不离开清华一步”。
姚名达同志像
抗战爆发,迫于形势,姚名达离开北平(今北京),来到了南方,年10月,国立中正大学创办,校长胡先骕特地聘请他为研究部教授。但是,他不愿意躲在书斋钻研学术,也不愿在相对安全的校园说书论道,他心系的是国家安危,最终也牺牲在抗战的前线。胡先骕称他“绝学有遗著,千秋有定评”,“英风传石口,大节振江西”。年3月,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雷洁琼为他题辞“抗战捐教授第一人。
姚名达(-),字达人、号显微,江西兴国人,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史学家、目录学家,史理学创始人,著《目录学》等书16部。
抗日战争期间任国立中正大学教授,组织师生战地服务团,亲赴前线,在新干石口村遭遇日寇,博斗中英勇牺牲。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正式追认姚名达为革命烈士。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姚名达正式列入中国人民抗日战线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参考资料:《新干红色故事读本》
今日推荐
不一般!麦?丘田....
太低调!隐藏在商贸中心的宝藏师傅
喜报!新干牛人获国家级荣誉,看看你认识吗?
全国知晓!新干这个人值得大家